营军属
官名。见“公府营军曹”。
官名。见“公府营军曹”。
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造梳篦。
见“三司推官”。官名。见“三部判官”。
①西魏、北周府兵领兵机构。《北史》卷六○传论: “每大将军督二开府,凡为二十四员,分团统领,是二十四军。每一团,仪同二人。自相督率,不编户贯。”②隋唐府兵基层组织。隋朝左右卫、武卫、武候、领军府及东宫
官名。北魏前期置。是内廷派驻尚书省库部曹监督政务的官员。《魏书·杨播传》: “(杨钧)祖晖,库部给事,稍迁洛州刺史。”
官署名。宋代设此官署。详见“激赏库”条。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置,三国魏、吴沿置。西晋时领有营兵,《晋书·汝南王亮传》: “征亮为侍中、抚军大将军,统冠军。步兵、射声,长水等营。”魏、晋皆三品。十六国后赵、前秦、后燕、南燕、
吏名。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吏部、秘书省等官署置,分领有关细务。
官名。隋朝太子典书坊内厩长官,置二员,掌东宫车舆之事。官名。唐代太子内坊局的属官中有内厩尉,掌车乘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太子内坊局》。
“御正下大夫”的省称。
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数不定,五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