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苏杭应奉局

苏杭应奉局

官署名。宋徽宗崇宁四年 (1105)置于苏州,掌搜罗奇花异石运往京师,号为“花石纲”。方腊起义时罢,后复置。宣和七年 (1125) 废。


官署名。宋徽宗崇宁四年在苏州置应奉局,搜罗花石制造供奉之物。方腊起义时罢去。事后浙江诸路复置,属应奉司,宣和七年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理检使

    官名。北宋仁宗天圣七年(1029)始置,以御史中丞兼任,掌检院、鼓院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废。官名。宋置,见“登闻检院”。

  • 职使

    官名。回鹘黠戛斯官,居宰相、都督下,第三等,置十人,皆典兵。

  • 二卫将军

    即“左卫将军”与“右卫将军”的合称。官名合称,即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。曹魏元帝咸熙二年(公元265年)司马炎即位晋王后,分中卫将军为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,以羊琇任左卫将军,掌佽飞、虎贲、前驱、由基、强弩及

  • 判司

    官名合称。唐朝节度使、州郡僚属的统称。官名,掌批判文牍,为节度使等官的属员。唐代韩愈《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》:“判司卑官不堪说,未免捶楚尘埃间。”白居易《自吟拙什因有所怀诗》:“趁向江陵府,三年作判司

  • 邦右校

    官名。战国赵置。负责主造兵器的官员。战国赵国兵器题铭有“邦右佼(校)”。

  • 地方行政区名。清朝在新开发的地区设置,属地方基层行政机构。有直隶厅和散厅之别,直隶厅与府、直隶州平行,直隶于省; 散厅与散州、县平行,隶于府。长官均为同知或通判。(1) 官署名。明清各部的内部事务机关

  • 提辖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。为辽诸宫帐领兵官署,统领各宫帐所属丁户。十二宫一府各置有提辖司,皆设于上京至南京重要之处,重地每宫皆置,内地仅一二个而已。平时管理各地丁户,有事则负责招集兵丁。各宫帐提辖司大多在五

  • 剽姚

    武官名。汉有剽姚校尉。《史记·卫青传》:“再从大将军受诏,与壮士,为剽姚校尉。”《汉书》作“票姚”,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作“僄狡”,汉荀悦《汉纪》作“嫖姚”。

  • 边务大臣

    官名。全称为“川滇边务大臣”。清末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置,专管移民垦殖之事。所属有书记等官。官名。清末置,掌理边防事务。光绪二十九年(公元1903年)以“督办广西边防事务”名义任命。光绪三十二

  • 四帐小将军

    官名。见“四帐都详稳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