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膳部中大夫

膳部中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之。天官府膳部司长官,员一人,掌管皇帝的饮食事务。设小膳部下大夫、小膳部上士以佐之,领内膳上士、设膳上士、典庖中士、典饎中士、酒正中士、肴藏中士、掌醢中士、司鼎俎中士、掌冰中士、食医下士等官属。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省,以下大夫为长官。宣帝即位后,复置。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
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膳夫上士二人,中士四人,为食官之长,主管王、后、世子的饮食膳羞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于天官府置膳部中大夫,正五命,掌饮食。凡向皇帝进食必先尝之。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赵刚传》: “六官建,拜膳部中大夫。”副职为小膳部下大夫,正四命,属官有小膳部上士,正三命;小膳部下士,正一命;又有内膳上士、中士,食医下士,外膳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典庖中士、下士,典饎中士、下士,酒正中士、下士,肴藏中士、下士,掌醢中士、下士,司鼎俎中士、下士,掌冰中士,下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织帅

    宫中女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无定员,六品。

  • 象谞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象胥每翟上士一人,中士二人,下士八人,为译言之官,“掌蛮、夷、闽、貉、戎、狄之国使,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。”北周仿《周礼》之制置象谞中士,正二命;象谞下士,正一命。属秋官府宾部中

  • 左右清道率

    东宫武官名。唐始置,见“左右虞候府”。

  • 太卜丞

    官名。秦、汉为太卜令之副。东汉并入太史丞。北齐有太卜局丞,隶太常寺太史署。隋、唐置为太常寺太卜署次官,各一员,隋朝从九品下,唐朝正九品下。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官名,西汉置,佐令掌占卜。东汉并入太史丞。

  • 校对

    宋朝校对黄本书籍官省称。官名。清置,见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房”。

  • 骑曹

    ① 东晋南北朝以来为“骑兵曹”或“骑兵参军”的简称。《北齐书·赵起传》: “征为相府骑曹。”唐朝为骑曹参军简称。②官署名。北齐京畿州、郡、县府置。州设从事,郡、县设掾。管理军马。

  • 因杅将军

    汉朝将军名号。武帝时有因杅将军公孙敖, 曾奉命筑塞外受降城。 因杅, 匈奴地名, 因所征以命将军。杂号将军名,西汉置,掌征伐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是岁,汉使贰师将军西伐大宛,而令因杅将军筑受降城。”

  • 陵海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二班,拟武威将军等号;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改拟威雄将军等号。

  • 中书著作郎

    官名。三国魏明帝太和(227—233)中置著作郎,因隶于中书省,故有此称。西晋武帝元康二年(292)著作郎改隶秘书省,此称废。职掌参见“著作郎”。官名,即著作郎,因其属中书省,故称中书著作郎。三国魏明

  • 营科

    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