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翊卫

翊卫

① 军府名。十二卫、太子左右卫率府、所领三卫之一,皆为内府,极受亲信,可宿卫内府,左、右卫所领尤重。隋朝设翊卫开府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武侍。唐朝有左右卫翊卫一府、翊卫二府和各卫率府翊卫府。宋徽宗崇宁四年(1105)置为三卫之一,掌殿庭宿卫之事,设郎、中郎各二十员,次年即罢。② 近卫卫士名。十二卫、太子左右卫率府所领翊卫府属官。隋朝左右卫翊卫正八品上,太子翊卫,从八品上;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翊卫为武侍,太子翊卫为良曹。唐朝左右卫翊卫,正八品上;改良曹为率府翊卫,从八品上。甚受亲信,可宿卫内庑,号称内仗,为士大夫进身之途,皆用势官子弟。唐初,四品孙、五品及上柱国子,补翊卫;勋官二品及县男以上、散官五品以上子若孙,补率府翊卫。


侍卫官名,隋唐宋皆置,掌侍卫。也是禁卫军的编制名。翊卫在隋为十二卫之一;在唐为十六卫之一,又与亲卫、勋卫合称三卫;宋也为三卫之一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十二卫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十六卫》、《宋史·职官六·三卫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虞

    官名。掌管山林政令。《周礼·地官》: “山虞,每大山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。府二人,史四人,胥八人,徒八十人,中山,下士六人,史二人,胥六人,徒六十人。小山,下士二人,史一人,徒二十人。”官名。周设此官,

  • 郡纲纪

    汉魏晋三朝州、郡、校尉之属吏别驾、治中、功曹、主簿的泛称或其一官之别称。1、泛称。《后汉书·文苑列传下·张升》:“仕郡为纲纪,以能出守外黄令。”2、主簿的别称。《晋书·王豹传》:“百里奚秦楚之

  • 善夫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①周王近侍。掌传达王命。《大克鼎铭》: “王乎 (呼)尹氏册命善夫克。王若曰:‘克,昔余既命汝出入朕命,今余唯緟乃命。’”《小克鼎铭》: “王命善夫克舍命于成周”。掌饮食。同“膳夫”。《

  • 序迁

    任官方式。用指官吏升迁中按资历和任内治行,循序而升者。明代官员升迁的方式之一。内地监司按资序升迁,称为序迁。

  • 淮海从事

    州分职吏名。晋置,见“都水从事”。

  • 通州监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始置,初属北京苑马寺,十八年随该寺并入太仆寺。掌蕃养马匹、以备军需。设监正一人,正九品,监副一人,从九品,录事一人。下辖河阳、崇义、兴宁、永成四苑,苑设圉长一人,从九品,

  • 群牧千户所

    官署名。明朝牧养军马的机构。设正千户、副千户、镇抚、百户等官与一般千户所同,往往不隶卫,而直属都指挥使司或行都指择使司。

  • 长安市长丞

    官名。汉置,属左冯翊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记京兆尹属官有长安市令、丞;左冯翊所属“又有都水、铁官、云垒、长安四市四长丞。”严耕望说:“案《食货志》下,长安有东西两市,而此云属京兆者一,属左冯翊者四,是

  • 作册

    官名。史官之一,殷朝始见,迄于西周。西周中期以后为内史类史官属官。参与祭祀。《作册矢令尊铭》: “王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,受卿事寮。丁亥,命矢告于周公宫”,“用牲于京宫”,“用牲于康宫”,“用牲于王

  • 雄勇将军

    见“十雄将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