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编排试卷官

编排试卷官

宋朝贡院官名。简称编排官、管号官。北宋初年,置编排官兼详定官。真宗天禧三年(1019),始分置。以翰林学士及员外郎以上官兼任,掌编排举人试卷字号及合格举人名次。


科举考试的试务官。宋初置,亦称编排官、管号官,属贡院。其始编排官兼详定之事,天禧三年(公元1019年)始分为二官。编排试卷官以翰林学士、六部员外郎等充任,掌编排应试人试卷字号和考试合格者的名次。殿试唱名时,在御座前依照名次将试卷对号拆封转交中书侍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莅官

    上任就职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 “莅官行法。”孔颖达疏: “涖(莅) ,临也。官,谓卿大夫士各有职掌。”

  • 侍读

    官名。北魏始置,侍从皇帝读经。西魏亦置为王公官属。北齐皇帝、北周太子、王公皆置。南朝齐置为诸王官属,梁太子、王侯俱置,均因人而设,不常置。唐朝于东宫置此官,无常员,为太子讲导经学。玄宗开元(713—7

  • 热官

    指势要之官。宋陆游《感遇诗》:“仕宦五十年,终不慕热官。”

  • 委署亲军校

    即“署亲军校”。武官名。清置,属侍卫处。其员额设置同“亲军校”, 参见该条。

  • 成都上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,正三命。职掌不详,惟《周书·裴宽传》说:弟汉,“加成都上士”。

  • 受纳使

    官名。西夏置,见“受纳司”。

  • 礼部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唐五代尚书省礼部四司之头司。掌礼乐、学校、仪式、制度、衣冠、符印、表疏、册命、祥瑞、铺设及丧葬赙赠之事。隋初设侍郎一人领司事,高祖开皇六年 (586) 另设员外郎一人司籍帐。炀帝大业三年 (

  • 京兆虎牙都尉

    官名。东汉安帝永初四年 (110)置,居长安,与扶风都尉并称二营,将兵卫护园陵,抵御羌族进犯。官名,东汉驻防长安的军事长官,掌护三辅陵庙,防御外族侵犯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安帝以羌犯法,三辅有陵园之

  • 行官

    官名。唐朝节镇、州、府皆置,主行役出四方。 见《资治通鉴·唐代宗广德二年(764)》胡注。唐朝节镇、州、府都有行官,掌受差遣。《资治通鉴》唐代宗广德二年“子仪使牙官卢谅至汾州”注:牙官给牙前驱使,行官

  • 郡邸长丞

    官名合称,汉置,即郡邸长与郡邸丞。长为正职,丞为副职,掌诸郡在京师之邸。参看“郡邸长”、“郡邸丞”条。官名。西汉大鸿胪的属官有郡邸长及丞。郡邸,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颜师古注:“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