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明永乐二十二年 (1424) 置,为京营中基层领兵军官。
见“大兵农司”。
官名。周朝宫内侍御小臣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令司宫、巷伯儆宫。”杜预注:“司宫,阉臣; 巷伯,寺人,皆掌宫内之事。”官名。掌宫内门道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令司宫巷伯儆宫。”注:“司宫,奄臣;巷伯,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翼王府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袍”。
官名,汉置,为辞曹长官,掌辞讼事。参看“辞曹”条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主管甲仗的制造。《魏书·崔光传》: “正始(504—508)中,大修器械,(崔长文)为诸州造仗都使。”
文书名。清朝官员临终前给皇帝上的奏折。定制。凡三品以上官员方得享受。
官名。省称“廪”。西周置,春秋战国沿置。主管谷米收藏及颁发配给的官员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廪人献饩”。韦昭注: “生日饩,禾米也。”《周语上》:“廪协出”。韦昭注: “廪人,掌九谷出用之数也。”《仪礼
即官位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仁义忠信,乐善不倦,此天爵也; 公卿大夫,此人爵也。”
官名。同“大司工”。春秋时期始见。见《鄜大司攻鬲铭》。参见“大司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