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结衔

结衔

宋朝官员的各类官衔,如寄禄官、散阶、差遣、封爵、食邑、勋、服色、功臣号及加职等,按一定顺序排列,称结衔。北宋前期,差遣多系于寄禄官前,带职学士也如是,唯宰相兼昭文馆、集贤殿大学士者,以及待制、修撰,则列于寄禄官后,宰执结衔常有八、九十字,多者百余字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,废散阶、功臣号等虚衔,结衔稍简,又移差遣于寄禄官后。唯奉使外国者依旧,南宋时亦移至寄禄官后。责降官员,衔首带“降授”两字。丁忧者,具衔只称草土臣。


唐宋以后,官员均有一系列官衔,各种衔称按一定顺序排列,称为结衔。以宋代为例,其结衔由寄禄官、散阶、差遣、封爵、食封、勋级、服色等按一定顺序组合而成。北宋前期,差遣多系在寄禄官前,带职诸学士结衔时亦冠于寄禄官前,以宰相兼昭文馆、集贤殿学士者,则列于寄禄官后;唯奉使外国者仍在寄禄官前,南宋时亦移至寄禄官后。官员受责降官者,系衔首带“降授”二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门书者假使

    西汉黄门待诏之一,为黄门书者中的功高者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假使,指功高者。《通典·职官三》“中书省通事舍人”条说:梁“谒者十人,……功高者一人为假使,掌差次谒者。”

  • 民曹郎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为尚书民曹长官,隶左民尚书。六品。晋分置左、右民曹郎。官名,三国魏置,为民曹长官,属左民尚书,六品。

  • 殿头

    官名。北宋内侍省置,为宦官阶官,叙迁转内西头供奉官。神宗时定为正九品,哲宗时改从九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2),改为右侍禁。

  • 内客省使

    官名。宋初置,属横班诸司使,为武臣、内侍迁转之阶。太祖乾德二年(964),定为视三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及内侍官名,改为通侍大夫。班官名。宋置,无职掌,为内侍与武臣高级阶官。政和二年(公

  • 道经厂

    宫廷祗应机构。明置,掌习演道教诸品经忏。凡建醮做好事,于隆德殿或钦安殿悬幡挂榜,如民间道士服色。主官有掌厂太监一人。

  • 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时建置,负责值宿保卫宫禁。属于左右阿速卫亲军,设置达鲁花赤、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、佥事、经历、镇抚、把门千户、百户、门尉等。附属于枢密院。见《元史·百官二》。

  • 中使女生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为后宫女职。孝文帝改定内官,视四品。

  • 虎牙将军

    官名。汉朝为将军名号,不常置。三国魏、吴亦置。魏位列九卿上。十六国汉及北朝皆置,为杂号将军之一,地位较低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八品下,二十三年改从八品,北齐因之。北周一命。高昌国置为杂

  • 比丘尼统

    僧官名。北魏置。掌管全国比丘尼 (尼姑) 的事务。见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二三九《魏故比丘尼统慈庆墓志铭》。

  • 演习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大府主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