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司经历
官名。明清宗人府、都察院、通政司以及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、府所属经历司之主官。掌往来文移之事。每司设一至二人不等。明朝宗人府、都察院、通政司所属者分别为正五品、正六品、正七品,清朝则为正六品、从六品、正七品。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、府所属者,明清同,分别为从六品,正七品,正八品。其中府经历为首领官,掌衙署之内部事务。光绪(1875—1908)末叶,改革官制,纷纷裁改。
官名。明清宗人府、都察院、通政司以及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、府所属经历司之主官。掌往来文移之事。每司设一至二人不等。明朝宗人府、都察院、通政司所属者分别为正五品、正六品、正七品,清朝则为正六品、从六品、正七品。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、府所属者,明清同,分别为从六品,正七品,正八品。其中府经历为首领官,掌衙署之内部事务。光绪(1875—1908)末叶,改革官制,纷纷裁改。
即“包衣摆牙喇”。
官名。汉置,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记右扶风所属有厩长及丞,为主管养马之官。
官名。北宋哲宗绍圣四年(1097)置,以使臣充任。参见“都监”。
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右六司之一,置卿一人,又有郎中、员外郎。
见“三司推官”。官名。见“三部判官”。
宦官职名。明制宫中所属有宝和、和远、顺宁、福德、福吉、宝延六店,经管各处客商贩来杂货。设提督太监一人,其厅廨设在宝和店。一年所征收的银子约数万两,除正项进御前外,其余均为提督内臣公用。
官署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迁都后,于南京留置。设尚书一人,右侍郎一人。所属,司务厅,司务一人,照磨一人。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,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陕西、广东五清吏司各员外郎一人,广东司主事二人
即“侍郎右选”。侍郎右选郎中的简称,见“侍郎右选郎中”。
官名。隋于内侍省置内仆局,设令二人,丞三人,唐沿置,掌中宫车乘出入。设令二人,正八品下;丞二人,正九品下;属吏有书令史、书吏、驾士、典事、掌固。
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四年(1134)始置,以参知政事充任,奏差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官一员,干办官二员,准备差遣、差使各三员,使臣五十员。五年罢。六年复置,下设行宫同留守,掌参决尚书省、枢密院事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