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管理太医院事大臣

管理太医院事大臣

官名。清乾隆五十八年特简满大臣一人管理太医院事,地位在院使之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庙祀令丞

    官名。汉景帝时更名太祝为祠祀,武帝时又更祠祀为庙祀,东汉时复为太祝。详见“太祝令丞”。

  • 劝业公所

    官署名 清末各省劝业道衙署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改革地方官制,始设。置劝业道一人。下设总务、农务、工艺、商务、矿务、邮传六科,每科置科长(正六品)一人,副科长(正七品)一人,科员若干人。职掌全省农

  • 天士将军

    将军名号,一般说来,将军都掌征伐,而此将军,仅是一个名号。汉武帝刘彻封膠东宫人栾大为五利将军、天士将军、地士将军、大通将军、天道将军。见《史记·封禅书》,参看“大通将军”条。

  • 宣奉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(976),改宣议郎置,为从七品下文散官。神宗元丰三年(1080)废。官名。宋代文散官从七品授宣奉郎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文散官》。

  • 明资匠

    杂任职名。唐于将作监置,员额二百六十人,为有工资待遇的工匠。

  • 法部参事

    官名。清末法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刑部改法部,设承政、参议二厅,始置。每厅二人。掌襄理厅务。

  • 保甲

    宋朝乡兵组织与乡村基层组织。神宗时行保甲法,以十户为一保,五十户为一大保,五百户为一都保,分别设保长、大保长、都保正和副保正,每户两丁以上,一丁选充保丁。后改为五户一保,二十五户一大保,二百五十户一都

  • 外都水丞

    官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南、北外都水丞司各置,为本司长官,分治河事。徽宗宣和三年(1121)罢。南宋高宗绍兴九年(1139)复置,南、北外都水丞司各一员。十年,以都水事归工部,

  • 县道桥掾

    县分职吏名。东汉置,掌县内道路桥梁之事,见《隶续》一五《汉安长阁道碑》。

  • 典签帅

    南朝时典签的异称。见《南史·巴陵王子伦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