吏员名。见“孔目”。
官名。明置,掌学校政令,正统元年始设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儒学》。
炎帝部落的首领称号,我国传说中的氏族和部落,最早的是炎帝,号神农氏,活动于渭河的支流姜水,从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流,是古代羌人活动的地方,炎帝可能就是他们氏族部落的宗神。炎帝部落是一个从事农业的部落,他的
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公元1908年)十一月置稽察守卫处,以贝勒载涛、毓朗、尚书铁良总司稽察守卫。宣统二年(公元1910年)派阿穆尔灵圭、载润总理两翼前锋八旗护军翼内务府三旗军等营,专司整顿各该营用
武官名的合称,隋置,即武骑尉、屯骑尉、骁骑尉、游骑尉、飞骑尉、旅骑尉、云骑尉、羽骑尉、建节尉、奋武尉、宣忠尉、绥德尉、怀仁尉、守义尉、奉诚尉、立信尉。参看《通典·职官·武散官》。
见“保正”。
后宫女职。北魏置。择没入宫掖幼女中聪颖者入宫学,授以诗书,而后委以女尚书等需要文化的职务。《魏故宫御作女尚书冯女郎之志》: “年十一,蒙简为宫学生。”“十五蒙授宫内御作女尚书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
殿名,汉朝宫中女官所居之殿。《西京杂记·一》:“汉掖庭有月影台、云光殿、九华殿、鸣銮殿、开襟阁、临池观,不在簿籍,皆繁华窈窕之所棲宿焉。”
官署名。三国魏元帝咸熙(264—265)中相国府僚属诸曹之一,长官为属。西晋初不置,杨骏太傅府又置,至司马伦为相国,增设掾为长官。官署名,三国魏元帝咸熙年间相国府诸曹之一,主马。其长官为属。晋时置时废
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设,掌核议京外各项异常、寻常保案及奉旨允准各案。设经承以办理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