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笔帖式考试

笔帖式考试

清制,笔帖式专任部院各衙门的满文书写与翻译等事。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 定笔帖式出缺, 俱令考试补授。宗人府、内阁、各部院、八旗都统等衙门、盛京兵部、外省将军、都统、副都统各衙署,均设有笔帖式缺额。有翻译笔帖式、缮本笔帖式、贴写笔帖式等名目。凡文武翻译举人、贡监生、生员及官学生、义学生、骁骑、亲军、领催、闲散均得报考。考试无定时,亦无定额。试以满文或翻译汉字文,考取者举贡以七品用,生监以八品用。官义学、骁骑、闲散等以九品用。七品笔帖式可升作主事等官;其余或用作旗官,出路不一,然仍可参加科举考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扎兰章京

    即“甲喇章京”。官名。清太祖辛丑年,始编三百人为一牛录,五牛录为一扎兰,置一扎兰额真,总理扎兰事务。太宗天聪八年,改扎兰额真为扎兰章京,世祖顺治八年,定扎兰章京为汉字“参领”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骁骑

  • 舟楫署令丞

    官名。隋初都水台都水使者领掌船局都水尉二人,炀帝时改置舟楫署令一人,丞二人,属都水监。唐于贞观六年(公元632年)置舟楫署,有令一人,正八品下,掌舟楫、运漕;漕正一人,监漕一人,漕史二人;上元二年(公

  • 太后

    帝王的母亲称太后,或皇太后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赵太后新用事。”又《魏策二》:“何不令公子泣王太后,止太子之行?”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汉兴,因秦之称号,帝母称皇太后,祖母称太皇太后,適称皇后,妾皆称

  • 六部大人

    官名合称。北魏明元帝泰常二年(417)置,指天部、地部、东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大人。皆由诸公担任,下设三属官,处理国家日常政务,权位甚重。太武帝时复建尚书省,罢其官。

  • 郡录事

    郡门下吏名。北魏、北齐置。《金石萃编》三一李仲璇《修孔子庙碑阴》题名列有北魏鲁郡录事一人;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记清都郡与诸郡均置录事。参见“录事”。

  • 农商部

    官署名。民国置,直属大总统,掌管农林、水产、牧畜、工商、矿冶等事。置总长、次长各一人,所属有总务厅及矿政、农林、工商、渔牧四司。国民政府成立后,分设为农矿部和工商部,不久又合并为实业部。官署名。北洋政

  • 郡军府中兵参军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掌军府直属之兵。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载:“(赵)伦之见而赏之、伦之子伯符时为竟陵太守,伦之命伯符版为宁远中兵参军。竟陵蛮屡为寇,庆之为设规略,每击破之。”

  • 都坐

    北魏、北齐时尚书省的议事场所。《资治通鉴·宋孝武帝大明二年》: “宗爱方用事,威振四海,尝召百官于都坐(胡之省注: 魏有都坐大官。魏之都坐,犹唐之朝堂也。或曰都坐尚书。都坐即唐之政事堂)。”

  • 车骑府

    车骑将军府简称。两汉车骑将军地位甚重,常典禁卫,或参领政务,开幕府置僚属,处理诸务。魏晋南北朝车骑将军多为军号加官,其府多为军府。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,全国置二十四军,各置开府府,其下设仪同府,长官例授

  • 翰林院典簿

    清代于翰林院设典簿厅,掌章奏、文移及吏员、差役的管理事务,并保管图书。主官为典簿,满汉各一人,下设孔目满、汉各一人,笔帖式若干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