税课局大使
官名。明代置于州县,掌税收之事。参见“税课司大使”。
官名。明代置于州县,掌税收之事。参见“税课司大使”。
即“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司”。
官名。北魏末及东、西魏沿置。统领主帅身边的侍卫军士。《北齐书·步大汗萨传》:“(尔朱)荣死后,从尔朱兆入洛,补帐内大都督,从兆拒战于韩陵。兆败,萨以所部降。”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二年(1275)设,隶诸色人匠总管府。仁宗延祐三年(1316),升为提举司。
散阶称号。清朝武职正五品之封赠。初,武职中属绿营者正五品封武德将军,乾隆二十年(1755)改武德郎;属八旗者正五品封奉政大夫。三十二年,统一为武德郎。五十一年,改此称,遂成定制。官名。清代武阶官,正五
官名。唐朝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,五品以上为学士,宪宗元和四年(809)学士,直学士皆用五品。
官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),分染坊使置。后用为武臣阶官,属西班诸司使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见“京兆尹公暑”。
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造冠帽。
官名。西周设置,见《尚书·立政》。“夷”、“微”、“卢”是当时的一些服属于周的落后部族,“烝”是他们的君长。
官名。北齐始置,为秘书省属官。四人,从九品上。掌校定典籍,刊正文字。后代因之。隋朝于秘书省置四人,著作曹置二人,从九品上。唐朝属秘书省者改正九品。德宗贞元八年(792),集贤殿书院置二人,从九品上。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