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秘书令

秘书令
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(213)曹操为魏公后置,典尚书奏事,兼掌图书秘记,为亲近机要之职。魏文帝黄初(220—226)初罢,改设秘书监,掌艺文图籍,另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。三国蜀置,秩六百石,管理图书,参预起草诏令文书。北魏孝文帝亦置,为秘书省次官,位在秘书监下。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上。典禁中图书、主持修史,参预议定制度。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时又有“内秘书令”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秘书监置,为秘书省长官,从二品。


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为魏王时置,掌尚书奏事,兼掌图书秘籍。魏文帝改秘书令为秘书监,掌艺文图籍;由中书令掌尚书奏事。三国蜀也置秘书令,掌图书管理,参与起草诏令文书。晋和南朝宋称秘书监,梁陈称秘书省。后周称监,领著作监,掌修国史。隋炀帝增置少监,后又改少监为令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·秘书监》、《宋书·百官下·秘书监》、《通典·职官八·秘书监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司仓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司仓次官(一说司仓置中大夫,此职为司仓中大夫属官),佐司仓下大夫掌各种谷物的贮存、保管、加工、使用和借贷。员一人,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官

  • 锦衣卫都督

    官名。明置,为锦衣卫长官。《明史·职官五·锦衣卫》:“锦衣卫,掌侍卫、缉捕,刑狱之事,恒以勋戚都督领之。”参看“锦衣卫”条。

  • 实业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末学部实业司之长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,额二人,正五品。掌司事。

  • 集撰

    集贤殿修撰、集英殿修撰简称。

  • 舟鲛

    官名。先秦掌薮泽之官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年:“泽之萑蒲,舟鲛守之。”疏: “鲛是大鱼之名。泽中有水有鱼,故以舟鲛为官名也。”一说即“舟虞”,为掌船官。官名,掌薮泽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山林之木,衡鹿

  • 南主客曹

    官署名。东汉光武帝分客曹置,与北主客曹分掌护驾及接待周边民族使节宾客事务,设尚书、郎,隶尚书台。三国魏置为郎曹,以郎为长官,隶客曹尚书。西晋沿置,东晋省。北魏复置,设郎。北齐省并主客曹。参见“主客曹”

  • 左右前后中校令

    官名合称,西汉置,分掌左、右、前、后、中工徒,修建宗庙、宫室陵园等,属将作少府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将作少府》:“景帝中元年更名将作大匠。属官有石库、东园主章、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……成帝阳朔三年省中

  • 三老

    官名。战国、秦汉及三国两晋南北朝均置,职掌教化。据《墨子·号令》及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,战国时闾里及县均有三老。西汉初年,乡、县均置。汉二年(前205)诏举民年五十以上,有修行,能帅众为善,置以为三老,

  • 建康三官

    建康正、建康监、建康平的合称。南朝梁武帝初于京畿建康县置狱司比廷尉,设三官掌其事,职掌与廷尉三官略同。《隋书·百官上》: “建康旧置狱丞一人。天监元年 (502) ,诏依廷尉之官,置正、平、监,革选士

  • 金瓶掣签制

    清朝确定藏传佛教“活佛”继承人的制度。此教认为达赖喇嘛、班禅额尔德尼及诸呼图克图圆寂之后皆能自在转生,代代承袭佛号,称为 “呼毕勒罕”。呼毕勒罕的确定,向系达赖喇嘛所属之拉穆吹忠降神指认,以致秘相传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