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秋官府

秋官府

官署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与天官、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冬官府合称六府。以大司寇卿为长官,设小司寇上大夫、秋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。掌刑政,负责刑法的制订与执行,掌朝仪并负责接待四方使者,管理各种徒隶和罪犯。领司寇中大夫,刑部中大夫、掌朝下大夫、布宪中大夫、蕃部中大夫、宾部中大夫、司要下大夫、田正下大夫、司隶下大夫等官属,各司其职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 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官,府置四司,以下大夫为长官,上士贰之。周宣帝即位后,六府诸司复置中大夫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


官署名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。掌理狱讼、刑罚等司法政务。以大司寇卿与小司寇上大夫为正副长官。属官有司宪、刑部、布宪、蕃部、宾部诸中大夫,掌朝、司要、司调、田正、司隶诸下大夫。参见“六府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执法中郎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《晋书·苻登载记附索泮传》: “(索菱) 仕张天锡为执法中郎。”职掌不详。

  • 武选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武选司郎中。明清兵部所属武选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司马部郎中设,一人,洪熙元年(1425)南京兵部武选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中一人

  • 良牧署典署、署丞

    官名。明置,为良牧署正副主官。见“良牧署”。

  • 当路

    指当仕路,居要职掌握政权和掌握政权者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夫子当路于齐,管仲、晏子之功可复许乎?”后世多沿用。

  • 优试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每年由近臣与判流内铨官于尚书省试各司吏人,出律题三道,成绩合格者须口诵所答内容,中者即补正名,理劳考。其自叙劳绩,官员为之陈请者,特免口诵,称为优试。几优试者,皆中选。宋代铨试方式之一。

  • 典燕舆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燕王府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监军。参见“典舆”。

  • 运副

    官名。“转运副使”之简称。始见于唐。玄宗开元 (713—741) 中,裴耀卿为江淮转运使,以崔希逢等为副。宋朝置,为转运使之佐官。初掌随军供办军需,太宗以后,因转运使逐渐成为各路之长官,遂改为经度一路

  • 步挽

    以人力牵拉而行的车,亦称步挽车。皇帝在宫廷游宴时常乘之,有时则作为副车。当大臣年老体弱时,作为特殊恩遇,赐乘步挽入朝。

  • 总圣粮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朝上职官。见“朝上典官”。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粮米出纳,分总圣粮、又正总圣粮、副总圣粮、又副总圣粮,计四人,官阶为职同检点。

  • 军谘府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,即陆海军总参谋部。宣统三年 (1911) 改军谘处设。其职掌为上承诏命赞襄军谋,凡经武要略之政皆汇焉。置军谘大臣二人,掌府事。辖总务、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等六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