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晋
满语,妻子或贵妇之意。清制,亲王、郡王以及亲王世子的嫡、继正室封福晋,侧室封侧福晋,福晋视其夫之爵位而分别称亲王福晋、世子福晋、郡王福晋。每五年一次由礼部题准给册。
清朝的亲王、郡王及亲王世子之正妻称福晋,妾(侧室)则称侧福晋。福晋是满语,意思是妻子、贵妇,相当汉语中的“夫人”。
满语,妻子或贵妇之意。清制,亲王、郡王以及亲王世子的嫡、继正室封福晋,侧室封侧福晋,福晋视其夫之爵位而分别称亲王福晋、世子福晋、郡王福晋。每五年一次由礼部题准给册。
清朝的亲王、郡王及亲王世子之正妻称福晋,妾(侧室)则称侧福晋。福晋是满语,意思是妻子、贵妇,相当汉语中的“夫人”。
官名。隋朝始置,为尚书省工部长官,员一人,正三品,掌百工、屯田、山泽之政令。唐朝沿置。中叶后渐成虚衔,部务由侍郎主持。又因工部居六部之末,故诸部尚书多由此起迁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司平太常伯,咸
地方长官的官署。《汉书·朱博传》:“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史者,使者行部还,诣治所。”注:“治所,刺史所止理事处。”
官名。唐德宗兴元元年(784)置,一人,从二品,以授节帅罢任者,无职事。
见“辟除”。官制用语。辟举是“辟召”和“察举”的合称。辟召即自行征聘;察举是长官对属下人才的考察,然后向君主推荐。《后汉书·荀淑传》:“其所辟举,皆取才略之士。”
宋代三司内部机构,为度支八案之一。掌京朝幕职官俸料、祠祭礼物、诸州驿料。
官名。清朝内务府营造司之主官。额设二人。掌司事。
散阶称号。清朝武职从三品之封赠。初,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三品封怀远将军,乾隆二十年(1755)改武翼大夫;属八旗者从三品封通议大夫。三十二年,统一为武翼大夫。五十一年,改此称,遂为定制。官名。清代官制,武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翼王府,员额八十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彩”。
官名。宋朝吏部侍郎右选置,参掌本选之事。参见“侍郎右选”。
北魏“中书教授博士”、“中书教学博士”的省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