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牧监

牧监

①官署名。隋始置。有盐州牧监,隶陇右牧总监。唐朝沿置,又称监牧,隶太仆寺。分隋典牧署、牛羊署职能而设,依养马数目,以五千、三千、一千为率,分上、中、下三等。设监、副监以掌群牧孳课。明初亦置,又称群牧监,隶太仆寺。初设监令,正五品,监丞,正六品,镇抚,从六品。洪武十年(1377)改设监正一人,正九品,监副一人,从九品。二十三年定制,共置十四处: 滁阳、大兴、香泉、仪真、定远、天长、长淮、江都、句容、溧阳、江东、溧水、当涂、舒城、下辖九十七群,均随水草利便立官署,专司牧养。二十八年悉罢。②官名。隋朝置为盐州牧监长官,视从七品。唐朝分置于上、中、下牧监,各一人,自从五品下至从六品下。掌官牧马、牛、羊等事,以供国家之需。初隶太仆寺,后专设群牧使领之。


官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,俸六百石,职如汉刺史,掌刺犯法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二年正月,以州牧位三公,刺举怠懈,更置牧监副,秩元士,冠法冠,行事如汉刺史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将作副监

    官名。隋文帝开皇二十年(600) 置,为将作监次官。炀帝改将作少匠、将作少监等名。参见“将作监”、“将作少监”。

  • 司庾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仓部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仓部员外郎。

  • 宣镇侍卫府

    元朝侍卫亲军机构。顺帝后至元三年(1337)正月,立宣镇侍卫屯田万户府于宁夏。四月,改为宣镇侍卫府。秩正三品。置都指挥使、副使等职。

  • 太监、阉人。《后汉书·黄琼传·上疏》:“诸梁秉权,俗宦充朝。”

  • 鶅雉氏

    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谓是五工正之一,贾逵释为抟埴之工,为附会之说。参见“少皞”。

  • 书写

    ①吏名。金朝始设,为国史院属吏。又称史馆从事。掌抄写、誊清案牍之事。充任者须经严格考试。海陵王正隆元年(1156)定制,女真书写要具备将契丹字译成女真字的能力,契丹书写要谙于契丹大小字,并具备把汉字书

  • 功名

    功绩和名声。《庄子·山木》: “削迹捐势,不为功名。”科举时代用称科第。

  • 当御细达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为后宫女职。《王遗女墓志》:“尤辨鼎和,是以著称。故显祖文明太皇太后擢知御膳。至高祖幽皇后,见其出处益明,转当御细达。”

  • 扎萨克公

    官名。清乾隆十九年,封吐鲁蕃伯克莽里克为扎萨克公,掌总理回务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回部各官》。

  • 武备院兼管事务大臣

    见“武备院兼管大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