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略中郎将

武略中郎将

官名。三国蜀置。杜琪与樊歧同时任此职,琪以此职行参军,歧领从事中郎。(《三国志·李严传》裴松之注引诸葛亮《公文上尚书》)。


官名,三国蜀置,杜祺以武略中郎将行参军,樊岐以武略中郎将领从事中郎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李严传》:“平辞穷情竭,首谢罪负。于是(诸葛)亮表平曰……是臣不敏,言多增咎。”注:“亮公文上尚书曰……行参军武略中郎将臣杜祺、行参军绥戎都尉臣盛勃、领从事中郎武略中郎将臣樊岐等议,辄解平任,免官禄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印务章京

    官名。清朝八旗都统衙门之属官。又称“协理事务章京”、“印房章京”。雍正十三年(1735),省左、右司掌关防章京设。乾隆元年(1736),复定员设,满洲旗各八人,蒙古旗各四人,汉军旗各六人,共一百四十四

  • 军械官

    军中佐官名。清末设于新军,掌军械事务。军一级设总军械官,镇一级设正军械官,标一级设副军械官。

  • 右屠耆王

    匈奴官名。屠耆为匈奴语“贤”,汉人因称右贤王。为单于之下最高官职,以单于子弟充任,一般统辖万余骑,居单于西方,最为大国,下置千长、百长、什长、裨小王、相、都尉、当户、且渠等官属,以管理军政事务。十六国

  • 郡记室掾

    郡门下吏名。《晋书·刘起传》记刘起仕琅邪记室掾,《隋书·百官中》记北齐清都郡置记室掾,即东汉郡府主记掾之职。参见“郡主记室史”。

  • 充依

    皇帝姬妾名号。西汉武帝置。秩视千石,比左更。东汉省。女官名,或写作“充衣”,也是皇帝的妃子,西汉武帝置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至武帝制倢伃、娙娥、傛华、充依,各有爵位……充依视千石,比左更。”注:“师

  • 成均祭酒

    官名。即国子祭酒,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国子祭酒。

  • 横海校尉

    官名。西汉置。《汉书·西南夷两粤朝鲜传》“横海校尉福为缭荌侯。”时汉功东粤,渡海作战,故名。武官名,汉置,掌征伐。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“封横海将军(韩)说为案道侯;封横海校尉福为缭荌侯。”

  • 驸马都尉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始置,皇帝出行时掌副车,秩比二千石。为侍从近臣,常用作加官。东汉员五人,名义上隶属光禄勋。魏、晋沿置,与奉车、骑都尉并号三都尉,多用作宗室、外戚、功臣子、贵族、亲近之臣的加官,或亦加于尚

  • 平城门屯司马

    官名,东汉置,掌平城门屯卫兵。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城门校尉》:“雒阳城十二门,其正南一门曰平城门。”注:“平城门为宫门,不置候,置屯司马,秩千石。”

  • 河东山西等处铁冶都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世祖至元四年(1267),立西京路洞冶总管府,掌河东地区金、铁等冶炼。七年,罢。十三年,立平阳等路采金铁冶提举司。十四年,罢。其后提举司废置不常。成宗大德三年(1299),置河东山西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