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官本官阶

武官本官阶

武官叙迁之阶。宋初武臣叙迁之阶,共分二十七阶,其顺序如下;一、节度使、二、节度观察留后;三、观察使; 四、防御史; 五、团练使,遥郡防御史;六、刺史,遥郡团练使;七、遥郡刺史;八、皇城使;九、宫苑使,左右骐骥使,内藏库使,左藏库使;十、东西作坊使,庄宅使,六宅使,文思使;十一、内园使,洛苑使,如京使,崇仪使,西京左藏使;十二、西京作坊使,东、西染院使,礼宾使,供备库使;十三、皇城副使;十四、官苑副使,左右骐骥副使,内藏库副使,左藏库副使;十五、东、西作坊副使,庄宅副使,六宅使,文思使;十六、内园副使,洛苑副使,如京副使,崇仪副使,西京左藏库副使;十七、西京作坊副使,东、西染院副使,礼宾副使,供备库副使;十八、内殿承制;十九、内殿崇班;二十、东头供奉官;二十一、西头供奉官;二十二、左侍禁;二十三、右侍禁;二十四、左班殿直;二十五、右班殿直; 二十六、三班奉职; 二十七、三班借职。至政和中,始另以阶官易武官本官阶之名,增置武阶官为六十阶(自正二品至从九品),另有进武副尉至下班祗应为第六十一至六十四阶,秩未入流。参见“历代官制表析”部分的“政和武阶官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掖庭局

    官署名。① 隋朝内侍省置,有令、丞、宫教博士各二员,用宦官;炀帝大业三年(607)隶长秋监,改局为署,参用士人。唐朝复隶内侍省(监),用宦官,令二员、丞三员,掌宫人簿帐、女工; 妇人配没,工缝巧者隶之

  • 大方伯

    明朝左右布政使之别称。

  • 大保长

    宋朝乡役名。神宗时行保甲法,每五十户为一大保,设大保长一人,负责治安。后改二十五户为一大保,以大保长取代原乡役耆长。

  • 爵名。战国秦置。军爵之一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军爵,自一级已下至小夫,命曰校徒操士。”春秋时隶属于战车的战斗步兵。即“步卒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四译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礼部主客清吏司所属机构,分办本司事务。参见“主客清吏司”。

  • 大行人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主管四方宾客朝觐礼仪事务的长官。大夫爵。《逸周书 ·王会》: “相者,大史鱼、大行人皆朝服有繁露。”《大戴礼记·朝事》:“《礼》:大行人以九仪别诸侯之命,等诸侯之爵,以同域国之礼,而待其

  • 固伦公主

    清朝皇帝女之封号。固伦,满语,乃“天下”、“国”之意。清制,皇后所生女得受此封,品级同亲王。但康熙(1662—1722)以后,妃嫔所生之女亦有受此封者。据清末《公主册》统计,清代封授或追封为固伦公主或

  • 左翊一开府

    ① 官署名。隋朝左、右卫所统左翊一开府府(骠骑府),置开府(骠骑将军)一员,有长史、司马、录事及仓、兵等曹参军、法曹行参军各一员,行参军三员,领军坊、乡团,掌宫禁宿卫。② 官名。隋朝左、右卫所统左翊一

  • 押队使臣

    见“押队”。军职名。北宋神宗时实行将兵法和结队法,每二十队差押队使臣一人,按当时以五十人编成一队计算,其所统兵额为一千人。地位在部将之上,是正将和副将的助手,虽亦简称押队,其性质与作为队的统领官的押队

  • 乡侯

    爵名。东汉列侯大者食县,小者食乡亭。食邑为乡者称乡侯,位次都乡侯。三国魏沿置。魏文帝定爵制,乡侯为第八等,位次县侯下亭侯上。晋亦置。南朝宋制官四品; 陈制官八品,秩视千石。唐以后皆废。爵名,东汉置。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