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。秩正三品。掌汉军万名,负责修造京城城隍及京师内外工役,兼管大都屯田等务。置达鲁花赤一员,都指挥使三员,副都指挥使二员,佥事二员。达鲁花赤、都指挥使多由大都留守兼任。设营于涿州南,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。下辖一镇抚所,七行军千户所,六屯田千户所。


官署名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公元1289年)置, 属枢密院,秩正三品。掌修治城隍及京师内外工役,兼大都屯田等事。设达鲁花赤一人,都指挥三人,俱正三品,副都指挥使二人,从三品;佥事二人,秩正四品;经历二人,秩从七品,知事二人,照磨一人, 俱从八品, 令史七人, 译史、通事、知印各一人。所辖有镇抚所一,行军千户所七,屯田千户所六;又有教官二(蒙古字教授、儒学教授各一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护军司徒

    官名。辽代设此官,为护军司长官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二·护军司》。武官名。辽置,属“护军司”。

  • 廷尉左右监

    官名合称,即廷尉左监和廷尉右监。秦置廷尉监,汉分左、右,掌逮捕罪犯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廷尉,秦官,掌刑辟,有正、左右监,秩皆千石。”

  • 公曹参军

    官名。北魏置为司徒府僚属,甄楷曾任此职。见《魏书·甄楷传》。

  • 治狱使者

    官名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有治狱使者,可能是汉代廷尉临时派遣的治狱之官。

  • 太阴监副监

    官名。唐朝将作监所领太阴监次官,置一员,从七品下。

  • 驯象所指挥使

    官名。明代锦衣卫所属有驯象所,主官为指挥使,领象奴以供朝会陈列、驾辇、驮宝之事。

  • 书记监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于县司法公署置书记监一人,书记二至四人。书记监似为书记之资深者,负责公署内文牍、记录事务。

  • 正名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称正授吏人为正名。非正授者,则带守阙、私名等名目而行其职。流外吏人必须至正名后,始许按一定选限出官。如门下省甲库令史,补正名后,八选可出为县主簿、县尉。

  • 南京卫戍总督

    军官名。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为南京卫戍总督府的长官,见“南京卫戍总督府”。

  • 左游击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 (507)置,充当侍卫之任,有时亦率众出征。天监七年定为十一班。陈沿置,四品,秩二千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