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 臣见君之通称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“陪朝也。”注:“臣见君曰朝。”(1) 周朝诸侯春季谒见天子。《周礼·春官 ·大宗伯》:“春见曰朝。”(2) 周朝诸侯五年谒见天子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诸侯之于天子也”,“五年一朝”。(3) 军事之外天子与诸侯相见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。曰朝。”事,谓戎事。②周朝诸侯与诸侯相见。《谷梁传·桓公九年》:“诸侯相见曰朝。”③天子晨见百官。《正字通》:“朝,古者朝而听政,百官咸见,故朝见曰朝,夕见曰夕。”《左传·成公十二年》:“朝而不夕。”④朝廷。君王与臣议政之所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 “天子当宁而立,诸公东面,诸侯西面曰朝。”孔颖达疏:“凡天子三朝,其一在路门内,谓之燕朝,其二是路门外之朝,谓之治朝,其三是皋门之内,库门之外,谓之外朝。”《周礼·秋官·朝士》:“掌建邦外朝之法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在朝言朝。”郑玄注:“朝,谓君臣谋政事之处也。”⑤太子、卿大夫、诸侯、地方太守治事听政之所。《正字通》:“朝,诸侯亦有三朝。又,郡守听事,古亦称朝。”《通鉴胡注》:“郡听事曰郡朝,府听事曰府朝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合家事于内朝。”韦昭注:“家,大夫也。内朝,家朝也。《文选》颜延齐《应诏燕曲水作诗》:“君彼东朝。”李善注:“东朝,东宫也。”⑥天子治下。《旧唐书·宪宗纪上》:“举族归朝。”⑦ 某一皇帝在位的时期。杜甫《蜀相》:“两朝开济老臣心。”⑧朝代,指整个王朝的统治时期。⑨政事。《吕氏春秋·贵直论》:“期年不听朝。”高诱注:“朝,政也。”


1、古代诸侯见天子称朝,春见曰朝,秋见曰觐。《春秋·鲁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公朝于王所。”《仪礼·觐礼》:“觐礼。”疏:“觐,见也。诸侯秋见天子之礼。春见曰朝,夏见曰宗,秋见曰觐,冬见曰遇。”

2、天子治事之所叫朝。古代,天子有内朝、外朝、治朝;西汉也曾有内朝外朝。

3、官府的大堂。《后汉书·刘宠传》:“山谷鄙生,未尝识郡朝。”

4、朝代。既指某姓之整个朝代,如汉朝、唐朝等,也指一个皇帝的一代,如康熙朝、乾隆朝等。

5、拜访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临邛令缪为恭敬,日往朝相如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虞师

    官名。同“吴师”。周朝置。掌山林水泽。《大簋铭》: “王呼吴(虞)师召大”。《管子·立政》:“修火宪,敬山泽林薮积草,夫财之所出,以时禁发焉; 使民于宫室之用,薪蒸之所积,虞师之事也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

  • 武学学录

    见“武学学正”。

  • 右三部照磨所

    官署名。元代于工部置右三部照磨所,秩正八品,掌兵、刑工三部钱谷计帐之事。主官有照磨一人,所属有典吏八人。

  • 八使

    指东汉顺帝时奉命巡视风俗的八位使臣,即杜乔、周举、郭遵、冯羡、栾巴、张纲、周栩、刘班。见《小学绀珠·名臣·八使》。

  • 尚辇局

    官署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殿内省置,有奉御二员、直长四员,又有掌辇六员。唐朝殿中省沿置,有奉御二员、直长三员、尚辇二员。掌宫廷舆辇、伞扇,大朝会陈于庭,大祭祀陈于庙,皆伞二、翰一、扇一百五十六,

  • 内军将军

    官名。隋朝因避讳,改中军将军置,为散号将军中三将军之一,正六品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武散官名。隋置,秩正六品下。

  • 警学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巡警学堂,巡警教练,派遣警务留学生,以及巡警学生之考核注册事。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。

  • 武学司计

    见“武学直学”。

  • 多正

    周朝众执政大臣合称。 《作册䰧卤铭》: “公大史咸见服于辟王,辨于多正。”

  • 承宣

    官名。①即枢密院承旨,后晋高祖天福五年(940)改。② 宋朝承宣使省称。1、官名。五代时后晋高祖天福五年改枢密院承旨为承宣。宋朝改方镇留后官为承宣使。参看《旧五代史·晋高祖纪》和“承宣使”条。2、官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