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掖廷

掖廷

1、官署名,也写作掖庭。秦和汉初称永巷,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掖廷,属少府,其长官称令,另有副长官丞八人,掌后宫宫女及供御杂务,管理宫中诏狱等,由宦者担任。属官有掖廷户卫、掖廷狱丞、少内啬夫、暴室丞等。东汉仍属少府,但掖庭、永巷并置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少府》:“掖庭令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宦者。掌后宫贵人采女事。左右丞、暴室丞各一人。本注曰:宦者。暴室丞主中妇人疾病者,就此室治;其皇后、贵人有罪,亦就此室。”注:“《汉官》曰:吏从官百六十七人,待诏五人,员吏十人。”“永巷令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宦者。典官婢侍使。丞一人。本注曰:宦者。”注:“《汉官》曰:员吏六人,吏从官三十四人。右丞一人,暴室一人。”

其后,魏、晋掖庭改属光禄勋、官吏用士人。南朝不置。北齐置令,为长秋寺掖庭署长官,复用宦者。隋初掖庭令属内侍省,为掖庭局长官,二员,正八品;炀帝改局为署,用士人,令属长秋监。唐朝掖庭令复为内侍省掖庭局长官,员二人,宦者,从七品下,掌管宫人簿帐及女工事务。金朝掖庭令为卫尉司掖庭局长官,掌皇后宫中事务。

2、代嫔妃。掖庭本为正殿旁边的房舍,为嫔妃居住的地方,因此,也用来代指嫔妃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自武元之后,世增淫费,至乃掖庭三千,增级十四。”

3、掖庭狱的省称,掌考问囚禁宫中犯人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和帝幸人吉成,御者共枉吉成以巫蛊事,遂下掖庭考讯,词证明白。太后以先帝左右,待之有恩,平时尚无恶言,今反若此,不合人情,更自呼实覆,果御者所为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掌关防处

    官署名。又名“掌关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“、“内管领处”,俗称“关防衙门”。清朝内务府所属之办事机构。掌理宫内房屋之修葺、拔草、裱糊、洒扫以及备办粮、盐、水、糖、饼饵、菜蔬等物。由内务府郎中一人、员外郎一

  • 起居注官

    掌记载皇帝言行之官员。自汉朝以后,皇帝皆修记其言行的起居注。魏晋及南朝多以著作郎兼司其事。北魏设起居令史,又别设修起居注、监起居注等,始有专官。隋内史省(中书省)设起居舍人。唐、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,

  • 立节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后秦置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(508) 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,普通六年 (525) 刊正将军名号后罢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三品下,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

  • 挈壶郎

    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司天翰林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正九品下,称挈壶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司天翰林官阶官名。金始置,秩正九品下。元沿置,升秩为正八品。

  • 明义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,拟轻车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仍拟轻车将军等号。

  • 令人

    命妇封号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命妇封号,寄禄官太中大夫以上、职事官未至侍郎者,其妻封令人。外命妇名。宋置,其地位在硕人之下,恭人之上。

  • 宦海

    指官场。言仁宦升沉,有如风波不定的海洋。宋陆游《休日感兴》:“宦海风波实饱经,久将人世寄邮亭。”

  • 县邑啬夫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晋与鲜虞设置,主管县邑之政。春秋时常以“国”与“县”对举,如《国语中》:“国无寄寓,县无施舍”、“国有班事,县有序民。”“国”为都邑,“县”为都邑外的乡聚。《齐侯钟铭》记灵公赐叔夷“其县三

  • 司救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司救中士二人,掌以礼防禁万民为非而责让其邪恶过失。北周地官府保氏下大夫所属有司救上司,正三命,司救中士,正二命。掌与《周礼》之司救同。

  • 小京官

    清朝在京衙门中六品以下官员之统称。包括从六品之钦天监五官正,正七品之通政司知事,从七品之中书科中书,正八品之部院寺司务,从八品之翰林院典簿,从九品之国子监典籍及未入流之翰林院孔目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