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掌率

掌率

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。翼王出走后新设,分正、副、又正、又副共四员。初为百官之长,位高责重。后洪仁玕受干王,总理朝政,遂成为普通官职,一般低于天将,高于义爵。


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。丁巳七年(公元1857年)翼王出走之后,安、福两王当权,为朝臣所不满,天王不得已,乃改封安、福两王为天安、天福,委派蒙得恩为督率,为朝官之长,总理国务。不久改称掌率。掌率设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四人,当时以成天豫陈玉成兼又正掌率,合天侯李秀成兼副掌率,真正掌权的是正掌率。己未九年(公元1859年)洪仁玕到天京,受封军帅干王,总理朝政,略如前期东王地位。其后蒙得恩亦封赞王,掌率便成为普通官职,其官阶低于天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军佐

    官名。春秋晋置。下军将的副手,下卿爵。时晋置上、中、下三军,皆设将、佐。

  • 右参赞

    见“驻藏大臣左参赞”。

  • 内侍局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属宣徽院。掌正位閤门之禁及承奉宫中事务。设令、丞、局长领局事,秩从八品、从九品,宣宗兴定五年 (1221) 升从六品、从七品、正八品。辖有各殿位都监、同监数人及御直、内直共六十四员。

  • 检查斛面官

    官名。宋置,属司农寺。掌抽查漕运交仓谷米的质量。

  • 吏部曹

    参见“吏部”。官署名,东汉置,掌选举和祠祀事。《晋书·职官志》:“后汉光武以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事。改常侍曹为吏部曹,主选举祠祀事(灵帝时又改称选部)……魏改选部为吏部,主选部事……晋置吏部、三公…

  • 大司农史

    官名,汉置,属大司农,为科曹的副长官。《汉书·肖望之传》:“朋与大司农史李宫俱待诏,堪独白宫为黄门郎。”官名。为西汉大司农的低级属官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有大司农史李宫。

  • 州送故主薄

    南朝时州主簿名目之一。《梁书·文学·庾于陵传》记于陵“清警博学有才思。齐随王子隆为荆州,召为主簿,……子隆代还,又以为送故主簿。”参见“郡送故主簿”。

  • 总领南面边事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南京兵马都管府官员。多由南京留守兼,统领对宋边界事务。

  • 右猛贲将军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猛贲次官,置一人。

  • 营缮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营缮司。明清工部四司之一。掌理营建宫殿、陵寝、城廓、祠庙、仓库、廨宇、营房、府第之事,监管匠人、工役,备办物料,辨材分贮,以待兴工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三人,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