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护乌丸校尉

护乌丸校尉

即“护乌桓校尉”。


官名,也简称乌丸校尉。护乌丸校尉即护乌桓校尉,在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中称“乌桓”,在《三国志》中则称“乌丸”。《后汉书·顺帝纪》:“护乌桓校尉耿晔遣兵击鲜卑,破之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中,注引《魏书》说:“至顺帝时,戎末廆率将王侯咄归、去延等从乌丸校尉耿晔出塞击鲜卑有功。”护乌丸校尉,主乌丸事务。参看“护乌桓校尉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方丞

    官名。东汉置。隶少府所属太医令,员一人,秩三百石,主药方。官名,为太医令的佐官,一人,秩三百石,掌药方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。参看“太医令”条。

  • 诉理所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哲宗元祐元年 (1086)置,掌重新审理神宗熙宁元年(1068)正月以后至元丰八年(1085)三月六日大赦以前,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判,事涉冤抑者,予以申雪。以及对熙宁变法得罪者,皆获雪除

  • 右官

    官署名。春秋时宋国置。宋国六卿执政大臣有右师、左师,掌君臣百官的教训。宋国分官司为右与左,分辖于二师。右官为右师的治所,左官为左师的治所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 “使华阅讨右官,官庀其司。向戍讨左,亦如

  • 江苏司郎中

    即“江苏清吏司郎中”。

  • 工部营部

    官署名。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改工部总部而置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二人。掌经营造作之总务。二十九年 (1396) 改营缮清吏司。

  • 太仓尚书

    官名。北魏前期置,为尚书省诸曹长官之一,管理国家粮仓及征课事务。官名。太仓为中央的粮食仓库,后魏设太仓尚书,职务同太仓令。参看“太仓令”条。

  • 军正中大夫、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汉及三国魏均置军正,为军中执法之官。北周因之置军正大夫,府属不详。任此职者见《北史·尉迟迥传》:子惇, “军正中大夫、魏安郡公。”

  • 仓部员外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左六司仓部次官,位郎中下。

  • 西藏

    地区名。西藏地区在清代包括康、卫、藏、阿里四部。康指西康,卫指前藏,藏指后藏,阿里在西藏的西部。西康在北洋政府时期为川边特别行政区域,国民党政府时期建为西康省。故西藏的区域包括前藏、后藏、阿里三部分,

  • 亲属有犯法者不得任宿卫

   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汉代有此项规定,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即有“弟犯法不得宿卫”的记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