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军副长
民国五年(公元1916年)设置,见“护国军军政府军务院”。
民国五年(公元1916年)设置,见“护国军军政府军务院”。
官名。北魏孝文帝置。自延兴二年(472)至太和二年(478),多次遣使巡省风俗,问民疾苦,抚慰初附,参察守宰,谓之行察官。太和三年正月罢。
官名合称。北魏置,以高官兼任,掌辅翊太子。参见《魏书·穆平国传》。
宋代太学招补新生的方式之一。《建炎以来朝野杂记》甲集一三说:“太学补弟子员,故例,每三年科举后,朝廷差官锁院,凡四方举人皆得就试,取合格者补之,谓之‘混补’”。
宫廷给使名。辽置,属御盏局。见“著帐局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督造枪炮。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官名。三司次官。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(927)以枢密院承旨孟鹄为之,权判三司事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(976)沿置,以员外郎以上历河东、河北、陕西三路转运使及淮、浙、江、湖等六路发运使充任; 盐铁、度支
官名。①即廷尉监,西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更名,武帝建元四年(前137)复旧,哀帝元寿二年(前1)又改。献帝建安(196—220)末魏、吴建国初皆置,秩六百石、六品,称帝后复名廷尉监。②大理寺属官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蕃部中大夫司匡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官署名。辽南面官。掌巡捕盗贼。设巡逻使等职。官署名。辽置,主官为中京巡逻使,属南面京官。开泰间耶律古昱曾任此职。
唐朝枢密使与两军中尉合称,昭宗天祐元年(904) 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