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官名。辽置, 见“行军都统所”。
杂任职名。唐置于集贤院,员额四人,掌造集贤院所用毛笔。
官名。元置。掌司天监教学行政事务。员额二人,从九品。
武官名。明置,见“四卫营”。
官场用语。①贡举之士称主考官为座主,自称为门生。唐朝及第举人须拜谒座主,以表谢意。中唐以后,积成朋党之弊。宋初,为防止座主门生结党,礼部试后复殿试,天子自为座主,殿试合格人遂自称天子门生。② 宋朝高、
见“谏院”。
满语官名。即清朝“总管内务府大臣”。
北宋陪都。又称北京。仁宗庆历二年(1042),以大名府为北京。其官属有牧、尹、少尹,司录、户曹、法曹、士曹、司理参军及文学、助教。七年,又置北京留司御史台。牧、尹以下官职掌,与开封府全同。尹阙则设知府
官名。西夏置,中书位之一。
官名。春秋时鲁国置。掌巫筮禳祷。《说苑·辨物》: “哀公射而中稷,其口疾不肉食,祠稷而善卜之巫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