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御营使司

御营使司

官署名。南宋高宗建炎元年(1127)置,总领行在军政。设御营使以宰相兼,御营副使以执政兼。其属有参赞军事,以侍从官兼; 提举一行事务,以大将兼。将佐有都统制及五军统制等。三年,令只辖行在五军,其余边防事务归三省、枢密院。四年罢,兵权皆归枢密院。绍兴三十二年(1162)复置,仅掌殿前忠勇等军。不久即罢。


官署名。南宋建炎元年(公元1127年) 因禁兵溃散,另设御营使司,统辖东南地区各军,作为皇帝直辖部队。以御营使与御营副使为正副主官,以宰相和执政分别兼任;下设都统制与提举一行事务,在宰相与执政的统率之下管辖御营军。御营军最初分成五军,各以统制为主官。其后并规定诸军以万人为一军,每军十将,共置统制五员,逐军各置虎符,于御前收管,未见虎符,不得擅自发兵。在韩世忠、张俊脱离御营司以后又别置御营使司五军统制,统率御营五军。建炎四年(公元1130年)撤销御营使司改御营五军为神武副军,复受枢密院管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赐恶名

   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。清雍正帝改皇八弟胤禩之名为阿其那(满语意为猪),改皇九弟胤禟之名为塞思黑(满语,意为狗)。阿灵阿曾任尚书、内大臣、一等公,卒后,雍正帝发觉其罪,改镌其墓碑为“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

  • 都内丞

    官名,属大司农,为令之副,佐令掌京师库藏。参看“都内”条。

  • 挈壸署

    官署名。十六国后赵石勒置。掌钱币铸造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上》: “置挈壶署,铸丰货钱。”

  • 壶涿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除水中害虫。《周礼·秋官》: “壶涿氏,下士一人,徒二人”,“掌除水虫,以炮土之鼓驱之,以焚石投之。 若欲杀其神, 则以牡午贯象齿而沈之, 则其

  • 法部右侍郎

    参见“法部左侍郎”。

  • 大详稳司队帅

    武官名。见“大详稳司”。

  • 小司玉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玉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职掌参见司玉下大夫。

  • 内坊典内

    官名。隋朝始置,从六品,领太子内坊之事。唐因之,员一或二人,从五品下,掌东宫閤门之禁令及宫人粮廪赐与之出入。玄宗开元二十七年(739),改内坊令,为内侍省内坊局长官。宋初仅存空名,未尝除授,神宗元丰

  • 治书执法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隶御史台。《三国志·高柔传》: “文帝践阼,以柔为治书侍御史,赐爵关内侯,转加治书执法。”掌奏劾官吏。时别置治书侍御史,掌律令。西晋省。官名。三国魏置,掌奏劾。《晋书·职官志·治书侍御

  • 硝磺库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工部虞衡司所属机构。顺治元年(1644)置,设满洲员外郎一人,改主事一人。掌收发硝磺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隶陆军部军实司。清代工部虞衡清吏司所属机构。掌收发硝磺。设满员外郎一人(都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