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开封府尹

开封府尹

官名。五代以开封为京都,始置。宋初沿置,以亲王充任,从三品,为开封府行政长官。其后不置,而以权知府事领其职。徽宗崇宁三年(1104),复置一人,以文臣充,位在六曹尚书之下、侍郎之上。北宋亡,遂废。


官名。(1)五代除后唐外均都汴州,升汴州为开封府,置开封尹或知开封府事,执掌京师的政务。北宋亦都开封府,置牧一人,从二品;尹一人,从三品;并有左右少尹。牧、尹不常除授,尹有时选差亲王充任,太宗、真宗即位前均曾任此职。通常主持开封府政务的是权知府,以待制以上官员充任,主管京师民政、狱讼及捕除寇盗。开封府审理狱讼,小事专决,大事禀奏,定案以后,刑部或御史台无权纠察。故主持开封府政务者大都以干练著称,然亦不免有专恣之弊。属官有判官、推官四人,司录参军一人,功曹、仓曹、户曹、兵曹、法曹、士曹参军各一人,左右军巡使、判官各二人,左右厢公事干当官四人。(2)西夏仿宋制以兴庆府与西平府为两京,分别称为东京与西京,并以“开封府”代称兴庆府衙门,置开封府尹,以管理首都地区兴庆府事务。府属亦仿宋制,有功、仓、户、兵、法、士六曹,左右军巡使、判官,左右厢干当官等。金贞元元年(公元1153年)以宋的汴京为南京开封府,长官为开封府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验封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验封司。明清吏部四司之一。掌理文职官员封爵、褒赠、袭荫、土司嗣职之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296)改司封部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一人,主事一人。洪熙元年(1425)南京吏部亦置,设官略同。清

  • 王国中尉

    王国中尉,即王中尉,掌武职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官名。汉初王国自置中尉。景帝以后由朝廷代置。中间一度废除,至成帝时复置。其职掌据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所说是“掌武职”,而《汉书·

  • 东省特别区域地方审判厅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置,见“东省特别区域高等审判厅”。

  • 将作大令

    官名。隋炀帝一度改将作监大监为将作大令。详见“将作监”。

  • 三省

    官署合称。即尚书省、中书省、门下省。尚书、中书、门下三省并存,自三国魏始,尚书已成朝官,为政务机构; 中书也逐渐分局问政,却未转为朝官; 门下亦渐染指政事,仍以宫职尤多,国事运转须经三省而实现。南北朝

  • 太宰

    官名。④即大宰。亦名冢宰,简称宰。相传殷朝始置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建六官,先六大,曰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。”郑玄注:“此盖殷时制也。”《周礼》列为六卿之一,天官之长,掌王家内外事务

  • 修闾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理王城中击柝巡查闾里道路戒禁。《周礼·秋官》:“修闾氏,下士二人,史一人,徒十有二人”,“掌比国中宿互��者与其国粥, 而比其追胥者

  • 主客尚书

    官名。汉朝以尚书掌主客曹政务,十六国后秦、西秦及北魏定为官名,置为尚书省主客曹长官。北魏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后罢。官名,即主客曹尚书。东汉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和北主客曹,曹中政务由尚书掌管。主

  • 右领军卫上将军

    官名。唐德宗贞元二年 (786)置,为右领军卫长官,位大将军上,一员,从二品,掌宫禁宿卫。凡翊府之翊卫、外府射声番上者,分配之;凡分兵主守,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、苑城诸门。宋朝置为环卫官,无定员,无

  • 州端

    “别驾”的尊称。《资治通鉴·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 (451)》: “ (王) 子夏亲为州端,曾无同异。”胡三省注: “州别驾居群僚之右,故曰州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