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帅甸

帅甸

官名。春秋时宋国置。一说为公邑大夫,一说为甸师,一说为帅甸役徒卒之官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: “宋昭公将田孟诸,未至,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。”杨伯峻注: “帅甸为官名,有三解。孔(颖达)疏云: ‘《周礼·载师》云: 以公邑之田任甸地。帅甸者,甸地之帅,当公邑大夫也。’此一解也。沈钦韩补注则以《周礼·天官》之甸师当之,云: ‘《周礼》甸师之官,其徒三百人。《文王世子》,公族有罪,磬于甸人。帅甸即此官也。’此又一解也,俞樾《茶香室经说》则云: ‘是甸役徒卒谓之甸徒,则帅此甸役徒卒者,宜谓之帅甸。’此又一解也。三解之中,沈说较为可信。《礼记·檀弓·疏》引此文,帅甸即作甸师,虽系误文,亦可见古人已有解帅甸为甸师者矣。”


甸地之帅。郊外为甸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:“冬十一月甲寅,宋昭公将田孟诸,未至,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。”疏:“帅甸者,甸地之帅,当是公邑之大夫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集曹属

    官名,汉置,为丞相府属官、集曹副长官,掌佐集曹掾主郡国上计和粮谷输纳。参看“集曹”、“集簿”、“集曹掾”条。

  • 官名①殷朝下级官吏。掌民众师田行役等劳作。《殷墟文字丙编》第七一片: “令尹作大田。”《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》第二十五页第三片: “贞其令尹作王寝。”②西周史官之一。主持册命、祭祀等仪式。《申簋铭》:

  • 太子备身幢主

    参见“太子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安远大将军

    官阶名。金朝置,为武散官从四品上,位在昭勇大将军下、定远大将军上。散官只有官阶,没有具体职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武散官名。金始置,秩从四品上。元沿置,升秩为从三品。

  • 知内侍省事

    初为职衔名义。唐朝非内侍省长官内侍监而受命主持内侍省事者。《旧唐书·宦官·高力士传》:“先天(712—713)中,预诛萧、岑等功,超拜银青光禄大夫,行内侍同正员。开元(713—741)初,加右监门卫将

  • 太子内坊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太子内坊次官,不入品。隋及唐初沿置,设二人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(739)置为太子内坊局次官,员二人,从七品下。

  • 大兴县令丞

    官名。金置,见“赤县令(2)”。

  • 支郡

    西汉初年诸侯王封国的边郡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请诸侯之罪过,削其支郡。”颜师古注:“支郡,在国之四边者”。汉朝的行政区划是州、郡、县、乡。西汉初年诸侯王的封地很大,有的封地千里,辖郡很多,其封国的边沿

  • 平宪司直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韦阆传》: “(姜俭)父昭,自平宪司直,出为兖州安东长史,带高平太守。”

  • 道德司

    官署名。西夏置,为掌管道教的机构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