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史

左史

官名。史官之一。周朝始设,为太史之别称。时有左、右史之分,左史掌记事,书国史; 右史掌记言。《礼记·玉藻》: “动则左史书之,言则右史书之。”郑玄注: “其书,《春秋》、《尚书》其存者。”孔颖达疏:“《春秋》是动作之事,故以《春秋》当左史所书。”一说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(《汉书·艺文志》)。春秋时晋、楚两国均置左史。后世亦有沿此者,然不常置。唐朝高宗龙朔二年(662),改起居郎为左史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宋朝之起居郎亦称左史。职掌均同前。明、清不设左、右史,直仿唐、宋,以起居注官行其职。太平天国于永安(今广西蒙山)建制时仿古制置,属朝上职官,正、副各一人,职同检点。主记事,兼为天王作起居注,为太平天国之国史官。参见“起居郎”、“起居注官”。


1、官名,周始置,为太史之别称。周朝史官分左史和右史,一说左史记事,书国史,右史记言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(天子)玄端而居,动则左史书之,言则右史书之。”一说左史记言、右史记事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古之王者世有史官,君举必书,所以慎言行,昭法式也。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,事为《春秋》,言为《尚书》。”春秋时晋楚两国皆置左史。

2、官名,太平天国置。左史掌朝中记事,右史掌朝中记言;皆正副各一人。见《贼情汇篡·卷三》。

3、唐朝龙朔二年改起居郎为左史,咸亨元年复旧。宋朝既置起居郎又置左右史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起居郎》、《宋史·职官一·门下省·起居郎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食曹

    官署名。北魏置,掌管皇帝饮食事务,或以内行官领之。《魏书·罗结传》: “(罗伊利)除内行长,以沉密小心,恭谨不怠领御食、羽猎诸曹事。”

  • 前监军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。统兵。后主延熙六年(243),王平自前护军拜此,兼镇北大将军,统汉中守军,以拒魏兵。官名,三国蜀置,掌监督军事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王平传》:“(延熙)六年,琬还住涪,拜平前监军、镇北大将

  • 剧曹令史

    官名,汉置,俸二百石,共三人,主书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尚书》。

  • 判三司使

    官名。见“三司使”。

  • 散县侯

    爵位名。北齐置,与开国县伯同为三品。

  • 书记官

    官名。清末新设之职官。掌文书案牍。外务部及新陆军中所设均分为一等、二等; 国子监所设为二等、三等。又,清末新设之川滇边务大臣,所属亦有书记官。详见“一等书记官”、“二等书记官”、“三等书记官”。民国时

  • 请举

    宋朝举人参加解试的一种手续。又称请解。即举人向州、府或转运司、国子监、太学等投纳家状,申请应举。获准后,方许参加解试。科举制度中参加解试的一种手续。唐制是由应试士子带着身份、履历证书至所在县申请应举,

  • 左相国

    官名。元至正二十四年 (1364) 正月,朱元璋于应天自立为吴王,始置。为中书省长官,正一品。初位次于右相国。吴元年 (元至正二十七年,1367)改百官礼仪以左为上,遂改原左相国为右相国。明洪武元年

  • 太守

    官名。战国时为郡守尊称。秦统一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,郡置守、尉、监。西汉景帝中二年 (前148)更名郡守为太守。新莽改名大尹。东汉复故,秩二千石。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,掌管郡之民政、司法、监察、军事、财赋

  • 统税局

    官署名。民国二十年置,设在各省区,属财政部,掌管征收统税。设局长、副局长各一人。下设四课,分掌局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