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文学
官名。唐代都督府、州、西都、东都等都置文学一人,掌以五经授诸生。其品位自正八品下至从八品下不等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》。
学官名。唐大历十四年(公元779年)十二月敕诸州经学博士改为文学,品秩同参军,位在参军上。其时州学衰颓,博士多以寒士为之,故有是诏。然文学亦无职事,士人耻为之。元和元年(公元806年)废中、下州文学。
官名。唐代都督府、州、西都、东都等都置文学一人,掌以五经授诸生。其品位自正八品下至从八品下不等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》。
学官名。唐大历十四年(公元779年)十二月敕诸州经学博士改为文学,品秩同参军,位在参军上。其时州学衰颓,博士多以寒士为之,故有是诏。然文学亦无职事,士人耻为之。元和元年(公元806年)废中、下州文学。
清朝对中央各部、院主官之称呼。如刑部大堂即指刑部尚书。
即升阶,为官员升迁的方式之一。明制,凡官员每次考满,政绩为上等者,均予升阶。如礼部尚书叶向高以三考称职,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,其官阶上升一等。
郡分职吏名。晋置,为武吏之一。《南乡太守郛休碑》有参战二人,其地位在骑督、步督之前。
见“物料库”。官库名。宋大中祥符七年(公元1014年)改麸面库置,属光禄寺。掌收储米、盐、杂物,以备膳食及颁赐百官之需。设监官二人,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。
官名。春秋时楚国置。朝廷执法官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 “荆庄王有茅门之法曰: ‘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,马蹄践溜者,廷理斩其辀,戮其御。,”官名。楚置,掌茅门之法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·说三》:“荆庄
官名。金置,为尚食局的佐官。见“尚食局”。
州吏名。北齐司州置,地位在部郡从事之下,职掌则同。参见“部郡从事”。
官名。宋朝大礼五使之一,以御史中丞、枢密直学士、知制诰、参知政事或翰林学士充任,掌皇帝亲行祭祀及举行大礼之有关仪仗事宜。官名。宋代于举行南郊等大礼时权置,常由御史中丞充任,事毕罢。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直属于省政府。依照民国二十八年(公元1939年)一月行政院制定《各省市县禁烟专款管理通则》规定,设委员七人,民政厅长与财政厅长为当然委员,并以民政厅长为主任委员,负责保管禁烟专
见“护圣营缮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