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州主簿

州主簿

州门下吏名。汉代司隶校尉与部刺史均置主簿,录閤下事,省文书。属于假佐一类的吏员。魏晋以后,州刺史亦置主簿,掌刺史的节杖文书,传令检校,为其喉舌耳目。其时主簿职既亲重,地位随之提高,《隋书·百官志》记梁官员,扬州、南徐州、荆、江、雍、郢、南兖等州主簿均为二班,其余一班至不登品诸班不等。又记陈官品,州主簿均为第九品。梁陈州主簿均由尚书台除授,且与朝官参列。北朝亦承魏晋之制,置州主簿,其地位仅次于治中、州都,多由刺史辟除,任其职者均为州内大姓子弟,年龄多在弱冠,为乡选之极品。然仍须举秀才或由其他途径始释褐,多得奉朝请之职。惟《魏书·官氏志》记司州主簿为从七品下的品官,位在奉朝请之上,属京畿特制。北朝主簿亦属亲近之吏,常受刺史委任处理州务,亦有兼行郡事者。隋初并州军府佐吏与州佐吏为一系,录事参军与主簿并置。唐制,州不置主簿,并其职于录事参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员外侍郎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正五命。参见“员外散骑侍郎”。散官名。晋武帝时始置员外散骑侍郎, 常侍从皇帝, 北魏沿置。北周设左右员外侍郎以为散官,秩正三命。

  • 廷尉平

    官名。简称廷平,亦称廷评、廷尉评。廷尉属官。西汉宣帝地节三年 (前67) 因负责判案的廷尉史任重禄薄而增置,员四人,秩六百石。或说置左、右平二员。负责具体案件的审理,位次于廷尉正、监。东汉唯置左平。魏

  • 良医副

    官名。明朝于各王府良医所分置,各一人,从八品,佐良医正掌王府医疗之事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 革。

  • 左右射声率倅长中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射声率上士”。

  • 簿曹

    官名,为“簿曹从事”或“簿曹从事史”的省称,掌管财谷簿书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》:“簿曹从事,主财谷簿书。”汉朝刺史的佐官有“簿曹从事史”,掌管钱谷簿书。

  • 左卫中郎将

    官名。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 改左翊卫为左卫府而置,高宗龙朔二年(662) 去府字,置一人,正四品下,将军缺,则代之,掌贰上将军事。宋朝置为环卫官,无定员,无职掌,多以宗室为之,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

  • 调用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指官员在同品秩官缺上之迁转。凡内外官入于月选之调班者,有对品调用,即同品互易地方;对品调闲散用,即才力稍有不及以同品而事少之缺调补; 照级调别项杂职用,即正印官才力不足则以同品之佐

  • 审刑司左审刑

    官名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于审刑司置,一人,正六品。掌审理刑狱之事。十九年罢。

  • 朝觐考察

    即“外察”。

  • 黄龙氏

    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太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