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名①殷朝下级官吏。掌民众师田行役等劳作。《殷墟文字丙编》第七一片: “令尹作大田。”《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》第二十五页第三片: “贞其令尹作王寝。”②西周史官之一。主持册命、祭祀等仪式。《申簋铭》: “王命尹册命申。”③即官。《广雅·释诂四》:“尹,官也。”春秋战国楚官多以尹名。④行政长官。汉朝始以都城行政长官称尹,后代沿袭,仅依其所在地不同而有别,如“京兆尹”、“河南尹”、“丹阳尹”。唐、五代地方府置改长吏为尹,有凤翔府尹、成都府尹、江陵府尹等。宋、辽、金沿之。元朝州县长官亦称尹。明朝仅应天、顺天府置。清顺天府、奉天府亦置,正三品; 奉天府为满洲缺。⑤李自成大顺政权于崇祯十六年(1643)克襄阳后置,职同知府。


官名。1、商朝置,掌作田行役。《殷墟文字丙编》第七十一片:“令尹作大田。”

2、西周置,史官,掌册命,祭祀等仪式。《申簋铭》:“王命尹册命申。”

3、春秋时楚国的宰相称令尹。《史记·屈原传》:“长子顷襄王立,以其弟子兰为令尹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楚兵已破于定陶,杯王恐,从盱台之彭城,并项羽、吕臣军自将之。以吕臣为司徒,以其父吕青为令尹。”

4、汉朝京城长官称尹。如京兆尹、河南尹。《后汉书·百官四》:“河南尹一人,主京都,特奉朝请。其京兆尹……中兴都洛阳,更以河南郡为尹。”

5、泛指百官。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庶尹允谐。”王世舜注:“庶,众;尹,官。”

6、唐和五代时府的长官称尹,如凤翔府尹、成都府尹等。其后,宋、辽、金、明、清五朝沿其制。

7、元朝州县长官称尹。

8、民国前期北洋军伐时有道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领左右府将军

    官名。隋朝左领左右府次官,置二员,从三品,佐大将军掌领侍卫左右,供御兵仗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

  • 外兵

    ①官署名。见“外兵省”、“外兵曹”。②“外兵参军”简称。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府迁骠骑,转外兵。”官名。魏置五兵尚书,五兵指中兵、外兵、骑兵、别兵、都兵五曹,每曹置郎,即外兵郎,或称外兵曹郎。晋

  • 南院使

    见“宣徽院”。

  • 三院御史

    官名合称。唐、五代为御史台之台院侍御史、殿院殿中侍御史、察院监察御史。

  • 左右虎贲率倅长中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虎贲率上士”。

  • 司度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度支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度支员外郎。

  • 掌严

    官名。唐朝置为太子内官,三员,从八品,掌东宫首饰、衣服、巾栉、膏沐、服玩、仗卫等事,隶司则。女官名。唐代太子内官中有此官,从八品,掌首饰、衣服、中栉、膏沐、玩物、仗卫等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太子内官》

  • 宫厩尹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楚置。掌王宫马厩政令的长官。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 “令尹子荡师伐吴”,“吴人败其师于房钟,获宫厩尹弃疾”。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竹简记载楚官名亦有“宫厩尹”。官名。春秋时楚国设此官,位次于令尹

  • 实授

    任官制度。明定制,指对官吏正式授予官职。京官部寺所属,必考满后始实授; 御史、中书舍人必经试职后始实授。官员任用类别之一。明清之制,凡正式任命实缺官员称为实授。有吏部始授即为实授者,亦可由试署改为实授

  • 随路诸色人匠都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英宗至治三年(1323)由缮珍司改立,秩正三品。领以达鲁花赤一员、总管二员,下设同知、副总管。辖上都诸色民匠提举司、大都等路诸色人匠提举司等大小机构三十余所。官署名。元中统五年(公元12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