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寄资

寄资

官制用语。又称寄官。宋朝,内侍升迁阶官依法至内东头供奉官止,再迁则当转出,依外官例归于吏部。如不转出,而又非正式地带更高阶官,称为寄资。除待遇外,其升迁方式与带正式阶官相同。候迁至带御器械、押班、都知,方许正式带高级阶官。又吏人勒留或归司仍充吏职,其所迁官亦称寄资。


宋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。(1)宋代内侍官非正式带高级阶官者称为寄资, 又称寄官。内侍升迁阶官,依法至内东头供奉官止,再迁则须转出,依外官例归于吏部。不转出,可以用寄资的办法带高级官阶。除待遇之外,寄资的升迁方式与带正式阶官同。待升至带御器械、押班、都知,则可正式带高级阶官。(2)吏人出职后如勒留或归司仍充吏职,其出职后所迁阶官亦称寄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连率副贰

    连率即郡太守,其副贰为郡丞或长吏。《后汉书·景丹传》:“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,有干事称,迁朔调连率副贰。”

  • 外城巡警总厅守卫所

    同“内城巡警总厅守卫所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什物库

    宋朝南郊什物库、太庙什物库、军器什物库、宣德楼什物库等库的简称。

  • ?工下士

    官名。 西魏、 北周冬官府司玉下大夫��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太子左卫副率

    官名。隋朝始置,为太子左卫率副贰,二员,从四品上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名左侍副率。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复名左卫副率,为太子左卫率府次官,二员,从四品上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左典戎卫副率,

  • 大兴府知事

    官名。金置,属大兴府,掌分派吏员的工作,检察吏员经办的文书、簿籍、审阅案卷,总录诸案之事。

  • 神士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太祝下大夫属官,掌三辰之法,以布祭于神鬼,下设神士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行俸

    参见“住俸”。

  • 山东行院

    即“山东行枢密院”。

  • 提领所

    官署名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 (1129) 置,属尚书都司,掌榷货务都茶场之事。后罢,其事归户部正副长官兼领。孝宗乾道六年 (1170) 复置,仍属尚书都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