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宫卿

宫卿

官名。①大长秋别称。《后汉书·定者传》:“(郑众)遂享分土之封,超登宫卿之位。”李贤注:“宫卿谓为大长秋也。”②太子左庶子别称。《旧唐书·李纲传》: “左庶子唐令则自请奏琵琶”,“纲白勇曰:‘令则身任宫卿,职当调护’。”


泛指太子、皇后、皇太后属官之居卿位的官员。如詹事、太仆、大长秋等。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》:“故郑众得专谋禁中,终除大憝,遂享分土之封,超登宫卿之位。”注:“宫卿谓大长秋也。”《旧唐书·李纲传》:“纲白勇曰:令则身任宫卿,职当调护。”时唐令则任左庶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祆正

    官名。唐朝萨宝府内供职官,协掌祆教事务,视流内从七品。参见“萨宝府”。官名。唐置,为萨宝属官,掌祀祆,以火教徒任之。

  • 崇玄署

    官署名。隋朝鸿胪寺置,有令一员,文帝开皇三年(583)废鸿胪遂隶太常寺,十二年复隶鸿胪寺。唐朝改隶宗正寺,置令一员、丞一员,掌京都诸寺观名数与道士帐籍、斋醮之事; 两京度僧、尼、道士、女官,御史一人莅

  • 屯部

    1、屯垦编制单位机构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。”2、屯田部的省称,为工部所属四司之一。

  • 选部郎

    魏晋南北朝为尚书吏部郎的别称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吏部侍郎置,为吏部头司选部司长官,从五品。唐朝改名吏部郎中。官名。隋初吏部头司的主官为吏部侍郎,炀帝改诸曹侍郎为郎,后又改吏部郎为选部郎。唐武德

  • 乌、科、唐、恰审判处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时期于乌里雅苏台、科布多、唐努乌梁海、恰克图各地均设置审判处,相当于地方审判厅。其审判管辖区域与各该地区参赞或民政员管辖的区域相同。其职掌为地方案件第一审及初级案件第二审。各地审判处设

  • 地政局

    官署名。民国时,各省的土地行政机关,掌管公有土地、土地测量、土地登记、保管土地册籍、估计地价等。其长官为局长,总理全局事务;下设秘书、科长、科员、技正、技士等。

  • 考工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末外务部考工司长官,光绪二十七年 (1901) 设。掌司事。正五品,奏补。

  • 词林

    宋以来翰林院之通称。宋仁宗至和元年(1054) 九月,仁宗飞白书“词林”二字以赐翰林院,故有是名。明朝洪武初年于皇城内建翰林院,亦扁其额曰“词林”。指翰林。《玉海·康定赐翰林飞白书》:“王洙为学士,仁

  • 金耀门书库

    见“文书库”。

  • 侯典厨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侯的属官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。参见“典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