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宗正卿

宗正卿

官名。汉、魏、两晋为“宗正”尊称。南朝梁、陈为正式官称,位列十二卿,掌皇族外戚属籍,由宗室充任,梁十三班,陈三品、中二千石。隋朝置为宗正寺长官,历代沿置,亦称“宗正寺卿”。隋初正三品,炀帝改从三品。唐初因之,玄宗天宝(742—756)初改正三品。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司宗正卿、司属卿,寻各复旧。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)以来,又或兼掌诸宗庙、陵台及崇玄署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前期为三品寄禄官,不预寺务,真宗大中祥符九年(1016)以后,又为差遣,由宗姓丞、郎以上兼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单置为职事官,正四品。当时因别有“大宗正司”管理皇族,本寺仅掌修纂谱系属籍,职权较轻,故不专用宗姓。南宋不常置。辽朝为南面朝官,无实际职掌。参见“宗正”、“宗正寺”。


官名,秦汉皆置,为宗正长官,俸中二千石,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,诸宗室亲属远近,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。若有犯法当髡以上,先上诸宗正,宗正以闻,乃报决。丞一人,俸比千石。属吏四十一人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宗正》,参看“宗正”、“宗伯”条。其后,魏、晋、南北朝、隋唐皆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光省礼钱

    即“光省钱”。

  • 军医官

    (1)军中佐官名。清末设于新军,掌军中医疗事务。军一级设总军医官,镇一级设正军医官,标一级设副军医官。(2)海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有一、二、三等军医官,其军阶分别为上尉、中尉、少尉,掌理海军医疗事

  • 廷尉平

    官名。简称廷平,亦称廷评、廷尉评。廷尉属官。西汉宣帝地节三年 (前67) 因负责判案的廷尉史任重禄薄而增置,员四人,秩六百石。或说置左、右平二员。负责具体案件的审理,位次于廷尉正、监。东汉唯置左平。魏

  • 二千石官长

    指郡守、郡尉和县令、县长。郡守、郡尉官俸二千石,县令、县长称为“长吏”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。”注:“师古曰:谓郡之守尉,县之令长。”参看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郡县》。

  • 左勋曹下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《隋书·和洪传》:“ (洪) 复从帝平齐,进位上仪同,赐爵北平侯,邑八百户,拜左勋曹下大夫”。正四命。

  • 环人

    《周礼》官名。一说为周朝置。①军吏。掌查获军队中的奸细,拘捕敌方间谍。《周礼·夏官》:“环人,下士六人,史二人,徒十有二人”,“掌致师,察军慝,环四方之敌。巡邦国,搏谍贼,讼敌国,扬军旅,降国邑”。②

  • 食货监丞

    官名。隋朝行台省食货监属官,置四员,视从九品。唐朝行台尚书省食货监次官,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二员,正九品下,诸道行台尚书省各置一员,从九品下,高祖武德五年至九年(622—626)渐省。

  • 湖西砖屯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流外三品蕴位。

  • 干官

    宋朝干办公事省称。参见“干办公事”。

  • 采捕衙门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之机构。掌理所属武职官之铨选任用及打牲、捕鱼之事。顺治十八年(1661)裁尚膳监,改用今名。设郎中三人、员外郎六人、催总四人,分办所属事务。所属有吉林“打牲乌拉处”等机构。康熙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