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安东将军

安东将军

官名。东汉献帝时,曾加徐州牧陶谦为之。为出镇某一地区的军事长官,或作为州刺史兼理军务的加官。魏晋以后与安南、安北、安西将军合称为四安将军。南朝梁、陈时加安前、安后、安左、安右将军,合称八安将军。三国魏、晋、南朝宋皆三品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,普通六年 (525)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。陈拟三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二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降为三品,北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,三品。


杂号将军名,东汉末年置,掌帅军征伐或镇守一方兼任地方长官或为地方长官兼管地方军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陶谦传》:“董卓之乱,州郡起兵,天子都长安,四方断绝,谦遣使间行致贡献,迁安东将军、徐州牧,封漂阳侯。”魏沿置。晋以后与安南、安北、安西将军合称四安将军。南朝梁、陈加置安前、安后、安左、安右四将军,合称八安将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织署令丞

    官名。见“织染署令丞”。

  • 外城巡警总厅刑事巡查所

    同“内城巡警总厅刑事巡查所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染工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染人下士二人,掌染丝帛之事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染工上士,正三命;染工中士,正二命。属天官府太府中大夫。

  • 押官

    军职名。唐初,缘边军镇每五百兵士置一人,为统兵官,任期随兵交替。宋朝属都一级统兵官,受都头、副都头或军使、副兵马使管辖,位在承局之下。(1)武官名。唐置《旧唐书·职官志二》:“凡诸军、镇,每五百人置押

  • 行宫三司副使

    见“行宫三司使”。

  • 左辅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孙权黄龙元年(229)立孙登为太子,置左辅、右弼、辅正、翼正都尉,以辅佐之,称四友。诸葛恪自中庶子转此职。参见《三国志· 孙登传》、《诸葛恪传》。官名,汉置,俸比二千石,位次于将军。景

  • 检校太傅

    官名。宋设此官,为散官,无职事;而地位高于正职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检校官》。

  • 庾司

    宋朝诸路提举常平司别称。

  • 北部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尚书省北部曹属官,一说为次官,与下大夫不并置。《魏书·陆俟传》:“(陆叡)为北征都督,拜北部长,转尚书。”孝文帝太和 (477—499) 改制时废。

  • 镇卫大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置,在武职中地位仅次于大将军,握有实际兵权。十六国北凉沿置,沮渠蒙逊立其子政德为世子,加此职并录尚书事。南朝梁、陈亦置,地位极高,多以宗室任之。参见“镇卫将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