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备太监
官名。明置,有南京守备太监、天寿山守备太监、凤阳守备太监、承天府守备太监。
官名。明置,有南京守备太监、天寿山守备太监、凤阳守备太监、承天府守备太监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南面官。统领归圣军右厢兵马。
即“运曹郎”。
尚书令、 仆射合称。 《晋书·周传》: “若不三司,便应令仆邪? ”
即“都兵郎”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宦官。掌用竹编食器供应祭祀燕享等所需的食物。《周礼·天官》:“笾人,奄一人,女笾十人,奚二十人”,“掌四笾之实”,“凡祭祀,共其笾荐羞之实。丧事及宾客之事,其共荐
①官署名。即隋朝左、右卫所统左勋卫开府府 (骠骑府),置开府 (骠骑将军) 一员,有长史、司马、录事及仓、兵等曹参军、法曹行参军各一员,行参军三员,领军坊、乡团,掌宫禁宿卫。②官名。隋朝左、右卫所统左
任官制度。明朝对忤旨或有过官吏的处置,仍保留官籍及原官冠带居家闲住。
官名。或说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初曹操置,《三国志·袁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载袁绍檄州郡文: “(曹操)又置发丘中郎将、摸金校尉,所过堕突,无骸不露。”一说曹实未置,系敌方诋斥之辞。南朝
即“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”。
杂号将军名,三国刘备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忠传》:“(建兴)十一年,南夷豪帅刘胄反,扰乱诸郡……忠遂斩胄,平南土。加忠监军奋威将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