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学术审议委员会

学术审议委员会

教育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目的为审议学术文化事业及促进高等教育设施。其具体任务为:一、审议全国各大学的学术研究;二、建议学术研究的促进与奖励;三、审核各研究院所研究生的硕士学位及博士候选人的资格;四、审议专科以上学校的重要改进;五、专科以上学校教员资格的审查;六、审议留学政策的改进;七、审议国际文化合作;八、审议教育部部长交议事项。事实上,学术审议委员会最引人注意的事项是决定“部聘教授”的人选和依《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规则》,决定受奖的著作发明及美术品。其决议案供教育部部长采择施行。委员分为当然委员与聘任委员两种。当然委员仅有四人,即教育部的部长、政务次长、常务次长和高等教育司司长;聘任委员额定二十五人,其中十二人由教育部直接聘任,其余十三人由各国立专科以上院校的校长、院长选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翰林兼国史院

    官署名。元中统初,世祖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,未立官署。至元元年(公元1264年)始置翰林学士院。四年(公元1267年),改为翰林兼国史院。二十年(公元1283年)与集贤院合并,称翰林国史集贤院;二十二

  • 中台侍御诏诰帅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二人,五品。

  • 宁戎护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后凉置。吕光龙飞(396—398)中,赵策曾任之,统兵。参见“护军”。

  • 堵苑

    苑名,汉置,掌养马,置专官管理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·北地郡》:“归德(县),有堵苑、白马苑。”

  • 四监大夫

    官名。同“四监”。一说为周朝王畿内监郡大夫。一说为主山林川泽之官。《吕氏春秋·季夏》:“令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秩岛,以养牺牲。”高诱注:“周制,天子畿内方千里,分为百县,县有四郡”,“四监,监四郡大夫也”

  • 科甲

    即指科举。清朝对经科举考试录取者称科甲出身。又,对此种人简称为“科甲”。唐科举之制,按试题难易程度,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,进士有甲乙两科。明清时俗称进士为甲科,举人为乙科,并称科举为科甲。由科举入仕者称

  • 造舰官

    海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有一、二、三等造舰官,其军阶分别为上尉、中尉、少尉,掌理造舰事务。

  • 散县公

    爵位名。北齐置,与开国县侯同为从二品。

  • 追锋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,普通六年(525)罢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十一班。

  • 司元

    官署名。即户部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户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