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秦朝以前以嘉偶曰妃。后世渐专指皇帝之妾及太子、王侯之妻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嘉耦曰妃,怨耦曰仇。”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妃本上下通称,后人以为贵称耳。”皇帝妃各朝名号繁多,称谓不一。参见各条。


1、在秦朝以前,嘉偶为妃,既包括国君之妾,也包括平民之妻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嘉耦曰妃,怨耦曰仇。”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甚哉妃匹之爱,君不能得之臣,父不能得之子,况卑下乎!”

2、秦以后,“”成为皇帝之妾、太子及王侯之妻的专用名称。不同的朝代,妾的多少和名称也不一样,除皇后之外,皆为妃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汉兴,因秦之称号,帝母称皇太后,祖母称太皇太后,适称皇后,妾皆称夫人。又有美人、良人、八子、七子、长使、少使之号焉。”这“夫人”、“美人”等,都是“”。又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改正后妃之制,贻厥方来,岂不休哉!”《汉书·外戚传·孝景王皇后》:“长公主嫖有女,欲与太子为妃。”就汉朝说,太子的正妻为妃,其良娣、孺子等皆为妾。同书《孝昭上官皇后》:“太子有妃,有良娣,有孺子,妻妾凡三等。”在汉朝,王妃也称王后。《汉书·高五王传》:“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,王后从官皆诸吕也……王有爱姬,王后鸩杀之。”王妾又称小妻。《后汉书·赵孝王良传》:“赵相奏乾居父丧私娉小妻。”注:“小妻,妾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里侯

    爵名。立功异域封万里侯。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“超问其状,相者指曰:生燕颔虎颈,飞而食肉,此万里侯相也。”

  • 三库库大使

    官名。清朝户部三库之属官。隶属于三库掌印郎中,办事机构称为大使厅。清雍正二年(1724)设,三库各一人。乾隆三年(1738)增银库大使一人。皆为满员,未入流。三年一更代,缺出由各部院笔帖式内保送调补。

  • 十八房

    官名。明朝科举会试中房考官的合称。明朝初制,会试同考官只用八人,其后渐增。正德六年(1511)用十七人,分《诗经》五房,《易经》、《书经》各四房,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各二房。至万历十四年(1586)定《

  • 家马丞

    官名,汉置,为家马令之副,佐令养皇帝私用马及乳马取乳制马酪,属太仆。参看“家马令”条。

  • 纹锦总院提领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纹锦总院长官,掌织诸王百官所用缎匹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嬖臣

    受君主帝王宠爱的大臣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张耳,嬖臣也,先下河南,迎楚河上。”

  • 巡白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百官赴政事堂,枢密院议事,称为巡白。

  • 卿事寮

    官署名。西周置。王室处理国政的权力机关。在内任职者称卿事。《作册令尊铭》: “王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,受卿事寮。”官署名。商末周初始置,其长官称卿事,也写作卿士,掌国家政事。甲骨卜辞作卿史,如“其令

  • 拔贡

    选举名目。明朝泛指增拔贡生之制。清初定为五贡之一,每六年一次,乾隆七年(1742)改十二年一举。每次选府学二名,州、县学各一人,由各学政经考选保送入京,经朝考合格者,分别派充京官、知县或教职。科举制度

  • 经历厅

    官署名。清朝都察院所属之办事机构。初名司务厅,后改经历厅。掌董察吏胥。乾隆六年(1761)与都事厅分工后,分办吏、户、刑部关涉事件。设经历,满、汉各一人,正六品,掌厅事。下设印房、稿房、火房、承发科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