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都路都总管府

大都路都总管府
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(1284),设大都路总管府,由大都留守司兼领,秩从三品,置都达鲁花赤、都总管等官。二十七年独立,升都总管府,正三品,设达鲁花赤二员,都总管一员,副达鲁花赤、同知各二员。达鲁花赤、总管掌路内政务,其余官员分掌供需之事。下辖兵马司、司狱司、警巡院等衙。


官署名。元以大都为京师,其政区不称府而称路,长官不称尹而称达鲁花赤、总管,与京外之诸路无异,特加“”字稍示差别。大都路总管府秩正三品,属中书省。设达鲁花赤、都总管、副达鲁花赤、同知,管理大都一路民政。属官有治中、判官、推官、经历、知事,所辖机构有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、左右警巡院、大都警巡院、司狱司、提举学校所;辖境有县六、州十。其中宛平、大兴二县治所在大都城内,称为京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戎护军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。《三国志·王凌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: “(令狐)愚字公治,本名浚,黄初(220—226)中为和戎护军。乌丸校尉田豫讨胡有功,小违节度,愚以法绳之。”官名,三国魏置,掌领兵执法、除奸护

  • 爪牙臣

    心腹武臣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·张汤》:“严助及伍被,上欲释之。汤争曰:伍被本画反谋,而(严)助亲幸出入禁闼爪牙臣,乃交私诸侯如此,弗诛,后不可治。”

  • 检校太傅

    官名。宋设此官,为散官,无职事;而地位高于正职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检校官》。

  • 提点所

    宋朝主管官员带“提点” 衔的各种机构简称。为提点在京寺务所、提点中太一宫所、提点建隆观所等。

  • 同知节度使

    官名。金代诸节镇设此官,品位在节度使下,副节度使上,正五品,掌通判节度使事,兼州事者仍带同知管内观察使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诸节镇》。

  • 大乐官

    官名,汉初有此官,掌乐,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汉兴,乐家有制氏,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。”

  • 筹办海军大臣

    官名。清宣统元年(1909)设,主掌筹办海军事务处。二年,海军部成立后省。

  • 司膳寺卿

    官名。见“司膳寺”。

  • 太子陵丞

    官名。唐朝宗正寺太子陵次官,置一员,正九品下。协助太子陵令守卫太子山陵。

  • 园史

    流外官名。唐置于太子家令寺食官署,员额二人,秩流外六品,佐助园丞掌园艺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