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名杂造提举司

大名杂造提举司

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(1284),掌大名路民户内织造段匹等人匠,秩正六品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隶织染杂造人匠都总管府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农校尉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元年 (196),曹操置,掌屯田事务。职掌及僚属同典农中郎将,唯任稍低,郡国大者置中郎将,小者置此,秩比二千石。三国魏沿置,六品。元帝咸熙元年 (264) 罢诸田官,遂改任太守。吴诸

  • 武汉国民政府

    广州国民政府北迁武汉后的通称。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,设于广州的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。为了及时处理有关政治、军事和外交等紧急事宜,在民国十五年(公元1926年)十二月十二日便已先行到达武汉的国民党中央

  • 宗人府理事官

    官名。清朝宗人府所属左、右二司之长官。分掌左、右二司事。雍正二年(1724)改郎中设。左、右司各二人,正五品,以宗室充任。

  • 左右前侍中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,为天官府左右宫伯中大夫的属官,正二命。其职掌据《隋书·礼仪志》所载为“掌御寝南门之左右。并银甲,左执狮子环,右执象环长刀。”

  • 左右虎贲率倅长中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虎贲率上士”。

  • 左司徒

    官名。掌民众百姓教化。春秋战国置。《管子·五行》: “天子出令,命左右司徒、内御,不诛不贞,农事为敬。”战国铭刻有之,见《古玺汇编》第二○号。参见“司徒”。

  • 正卿

    卿大夫之长。春夏始见,战国沿用。正卿是执国政的首辅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有武德以羞为正卿。”韦昭注: “正卿,长卿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“君子讥盾:‘为正卿,亡不出境,反不讨贼’,故太史书曰:‘赵盾

  • 扈从军

    元代宿卫军在皇帝出行时扈从,称为扈从军。参见“宿卫军”。

  • 賨叟

    三国蜀的地方兵之一。由賨人(湖南、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)组成。

  • 都内

    1、官名。为大司农属官,掌京师库藏,有令、丞,简称都内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治粟内史,秦官,掌谷货,有两丞。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,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。属官有太仓、均输、平准、都内、籍田五令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