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匠

大匠

官名。① 战国置,木工的官长。② “将作大匠”的省称。《晋书·齐王冏传》: “使大匠营制,与西宫等。”《王彬传》: “苏峻平后,改筑新宫,彬为大匠。③ “将作监”的别称。洪迈《容斋随笔 ·四笔》卷一五: 唐人称“将作监为大匠”。


大匠是将作大匠的简称,汉承秦叫匠作少府,景帝改称将作大匠,官俸二千石,掌修建宗庙、路寝、宫室、陵园等,属官有丞和左右校令,官俸皆六百石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《后汉书·魏霸传》:“永元十六年,征拜将作大匠。明年和帝崩,典作顺陵。时盛冬地冻,中使督促,数罚县吏以厉霸。霸抚循而已,初不切责,而反劳之曰:‘令诸卿被辱,大匠过也。’吏皆怀恩,力作倍功。”唐朝将作监的别称。《容斋四笔·官称别名》: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……将作监为大匠,少监为少匠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监印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朝户部所属办事机构之一。顺治元年(1644)置。设满、汉司员各二人,由十四司司员分日轮值,每月更换一次。掌监印信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

  • 前锋小督

    官名。东晋置。《晋书· 康帝纪》: “以辅国将军、琅邪内史桓温为前锋小督,假节,帅众入临淮。”

  • 典师

    官名。北魏王、公、侯、子国皆置。职比家丞,总统臣吏。

  • 给事北院知圣旨头子事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北枢密院官员。在知北院贴黄下,为北枢密院掌诰命奏事官。又称“给事北院知圣旨事”。

  • 述旨

    清制,军机大臣每天面见皇帝“承旨”,退出后根据皇帝的意见和要求拟写谕旨 (乾隆以后一般谕旨由军机章京拟),交给章京缮写好,然后进呈皇帝审定,称为“述旨”。

  • 行台仓部郎中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唐朝沿置。《北齐书·蔡儁传》: “及义旗建,(庞)苍鹰乃弃家间行归高祖,高祖以为兼行台仓部郎中。”职掌略同仓部郎中。唐初,诸道行台省设此职,员二人,从五品上。唐高祖武德九年(626)罢。

  • 奉觯

    官名。觯为古代酒器。隋唐于光禄寺良酝署置奉觯,隋制一百人,唐制一百二十人,掌宴会或祭祀时所用的酒器。

  • 小整事

    官名。吐蕃官,曰喻寒波充,与大相、副大相、都护、内大相、内副相、小相、整事大相、副整事等共任国事。

  • 司天丞

    司天台丞、司天监丞之简称。

  • 迎新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郡县属官。职为迎接新任长官至治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