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兵坐营官
武官名。明嘉靖以后五军、神枢、神机三大营各有备兵坐营官一人,专为收受新补之兵以备各营兵之缺者,为兵部派充之官。
武官名。明嘉靖以后五军、神枢、神机三大营各有备兵坐营官一人,专为收受新补之兵以备各营兵之缺者,为兵部派充之官。
“右武伯中大夫”的省称。
官署名。民国初年政事堂置司务所,掌理庶务。
北洋政府时期违反《临时约法》的非法议会之一。其前身为行政会议。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九月,熊希龄内阁组成后,秉承袁世凯的意旨,拟用废省的办法来扩大中央集权,十一月五日特电各省派员来京参加地方行政会
官名。明建文(1399—1402)中增置资德院为太子官属,置一人为主官。成祖即位罢。
西夏官位。谏师位之一,为皇太子之师,在中书、枢密位下,与次等司等。
官名。详“赃罚库”条。
官名。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)置,为武臣阶官,从七品。(1)武职侍从官名。宋置,见“三卫官”。(2)武阶官名。宋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增置,秩从七品。
官署名。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元年(930 )分飞龙院置,掌马牧之事。
西夏职官称谓。加于宗室重臣职称前,以示显贵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染人置,员一人,下设染工中士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染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