嘱托医员
海关征税部内班洋员。掌医疗之事。见“征税部”。
海关征税部内班洋员。掌医疗之事。见“征税部”。
指诸侯王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·张汤》:“若汤之治淮南、江都,以深文痛诋诸侯,别疏骨肉,使蕃臣不自安。”
官名。隋代京师之市置四十肆长,掌交易之市,属廪市署管辖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掌材上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场用语。宋朝称翰林学士等高级侍从官为禁从。
尚书台、三公府合称。《晋书·华谭传》:“州郡贡秀孝,台府简良才。”
爵名。北魏中期置,位第三等,低于开国郡公。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从一品。爵位名。北魏置,秩从一品,地位在开国郡公之下,开国县侯之上。
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左右龙署令丞”。
官名。金代设此军官,从三品。原名总领,后改名为都尉。《金史·百官一》:“正大二年,更总领名都尉,升秩为四品。四年,又升为从三品。”见《金史·兵志》。
宋朝贡举考试的一项规定。举人殿试合格,通常按成绩分成五甲,赐及第、出身、同出身。部分举人得特殊优待,可升一至二甲。宋代科举考试中的一项规定。宋制,殿试及第者分为五甲,分别赐予及第、出身、同出身。又规定
官名。①沿“律博士”。②唐朝国子监置律学,初设博士一员,后增至三员,从八品下,掌教授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,以律令为专业,兼格式法例; 高宗显庆三年(658)废学,以其隶大理寺,龙朔二年(662)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