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约大臣
官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公元1902年)任命办理商约大臣、会办商约大臣。掌理与各国订立商约事宜。
官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公元1902年)任命办理商约大臣、会办商约大臣。掌理与各国订立商约事宜。
官署名。明清翻译各族语言文字的机构。置于明成祖永乐五年 (1407),隶提督四夷馆。设译字生、通事。清初沿置,隶翰林院,乾隆十三年(1748)并入礼部。
官名。即膳部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,玄宗天宝十一载 (752) 改,肃宗至德二载 (757) 复名膳部员外郎。
官名。元朝置。释教总制院长官,例由国师推类,掌全国释教及吐蕃事务。
官署名。金朝置。设于南京(今河南开封)宫城。掌宫城诸门禁卫。
官署名。元朝始置,隶于千户所。分上、下。上置百户二人,下置一人。明朝沿置,分设于全国要害去处。以一百十二人为一所,设百户统领。上隶于千户所,下领总旗二人、小旗十人以率卒伍。官署名。元明设置,见“百户”
官名。唐置,属太常寺的礼院,掌修撰礼仪。
即“噶喇大”。
清朝对地方州县中吏目、典史之别称。
官名。明洪武六年 (1373) 置,二人。十三年罢。
颛顼的另一个称号。见“颛顼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