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朝对因罪、因过革职归旗或四籍住闲官官之称呼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,流外三品蕴位。
官署名。北宋置。掌收纳解州(治今山西运城西南)池盐,供给京师及京东诸州廪禄并出卖。设监官二人,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任。下设典五人,主秤八人。
宰相的尊称。《元史·伯颜传》:“诏为大丞相,加号元德上辅。”
宋朝监市舶务简称。
官署名。北齐太子门下坊置,有监、丞各二员。隋朝沿置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监为郎,置二员; 丞二员,隶太子左春坊。掌东宫进膳、尝食,每夕更值于厨; 另有主食、典食等属。唐置,供应膳食的机关。其长
即“奚六部秃里太尉”。
官名。金置,见“赤县令(2)”。
官名。西汉武帝置,掌西域诸屯田。自张骞通西域,李广利征伐大宛后,轮台、渠黎皆有屯田卒数百人,置使者、校尉领护,以给外国使者。后车师、乌孙、焉耆等国皆有屯田,亦以校尉领之。宣帝神爵二年(前60)置西域都
海关海事部巡工科洋员。见“海事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