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府寺卿
官名。见“司府寺”。
官名。见“司府寺”。
黄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黄帝”。
官名。五代后梁改崇政院直学士置,后唐庄宗同光元年(923)改名枢密院直学士。
官名。元置,秩从四品,员额四人,为武备寺的佐官。
官名。明朝王府仪卫司长官。详见“仪卫司”。
宫中女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无定员。
蒙古语,意为“掌灯烛者”。元朝大都、上都留守司属下仪鸾局,均设烛剌赤提领所,掌殿庭灯烛张设。
官署名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北洋政府设置,属农林部。其职掌为:一、开垦,移民;二、牧畜改良;三、荒地处分;四、种畜检查和兽疫;五、垦牧团体;六、其他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佥事、主事,分理司事。次年
官名,汉置,为射声校尉佐官,六百石,掌文书。参看“射声校尉”条。
指封疆大吏。尧时有四岳,分掌四方诸侯;周有方伯,为诸侯之长。后代把四岳方伯简化为岳伯,并用来指封疆大吏。《明诗别裁五·(何景明)陇石行送徐少参》:“熊轼朱幡今岳伯,豸冠白笔旧台臣。”
年长的君主。《左传文公六年》:“乙亥,晋襄公卒,灵公少,晋人以难故,欲立长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