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右骁卫大将军

右骁卫大将军
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右备身府为右骁卫,置为十二卫大将军之一,正三品,总府事,并统诸扬府。唐朝沿置,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称右武威大将军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右骁卫大将军。德宗贞元二年(786)置上将军前为右骁卫长官,掌宫禁宿卫,凡翊府之翊卫、外府豹骑番上者,分配之; 凡分兵守诸门,在皇城四面、宫城内外,则与右卫大将军分知助铺。宋朝置为环卫官,无定员,无职掌,多命宗室为之,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降为正四品; 南宋多不除授,孝宗隆兴(1163—1164)中复置。辽朝亦置,位上将军上,为加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藏

    官署名。宋太宗淳化三年(992),分左藏置,专掌财赋受纳。四年,复并入左藏。

  • 兵曹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明永乐元年 (1403)置。见“兵曹清吏司”。

  • 膳部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礼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膳部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。掌陵庙祭品与祭具的规

  • 西冶令

    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与东冶令皆隶少府。掌鼓铸锻冶,领工徒。有丞。梁一班。隋省并“掌冶令”。官名。见“诸冶令”。

  • 特将

    官名,秦汉之间的武官名,掌帅兵征战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阳夏侯陈豨,以特将将卒五百人前元年从起宛朐,至霸上,为游击将军。”

  • 社稷坛尉

    官名。清朝太常寺之属官。掌管社稷坛门钥、守卫、值宿之事。朔望则奉香行礼,祀日则守门以司其启闭出入。额设五人,五品一人,六品四人,均以满员充任。五品尉员缺以六品尉序升,六品尉员缺由吏部牒八旗选送补授。官

  • 履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履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三司都勾院

    见“三部勾院”。

  • 黄户局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参见“黄户局”。官名。北齐鼓吹署令所属有黄户局丞,掌供乐人衣服。

  • 谷仓督

    官名。见“太仓署令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