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 官名。商朝置。原指驻守在边疆的武官,后成为侍王左右的史官。西周史官分太史和内史两个系统。内史系统包括内史、作册内史、作命内史、尹氏、内史尹氏等职名。春秋又有南史、左史、外史等职名。战国增置御史、柱下史。职掌记录国君的言行举止,草拟朝廷文书诏令,保管国家图书典籍法典,册封诸侯臣子时代宣诰命,掌握贵族的宗谱世系,著述史籍,备顾问咨询等。② 官府佐吏统称。主文书。《周礼》六官皆置。汉朝三公府及郡县属吏亦置。名目不一。郡府属吏曰卒吏,县丞、尉属吏曰丞史、尉史,县令属吏曰令史。三公府属吏曰长史,署诸曹事; 又有令史,位在诸曹掾、史之下,犹小吏之职。小史为地位最低之属吏。晋朝沿置,为郡县诸曹属吏,如功曹史、兵曹史等,与掾同置,则位低于掾。诸乡所置,为低级属吏。尚书、中书、秘书、著作等所属令史也称史。隋唐中央诸寺监、诸卫、东宫诸寺、诸王府、公主邑司及地方府州县镇戍关津皆置,盖为掌文书之低级事务员,一般以六品以下及白丁充之。


官名。1、驻守边疆的武官。商置。卜辞说:“在北史其获羌。”见《殷虚文字乙编》6400。

2、在王左右的史官,掌祭祀和记事等。或称“作册”,西周时有太史,东周时有外史、左史、南史等,《礼记·王藻》:“动则左史书之,言则右史书之。”

3、为太宰副贰,助太宰执国法国令,如《周礼·春官》之属的内史。

4、女史,掌治内之贰,为内宰副贰。

5、汉朝府吏称史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·太尉》:“掾史属二十四人。”“西曹主府史署用。”吏称史,正曰掾,副曰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弓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掌管弓、弩的制作。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弓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大司马府

    大司马的官署,既是住宅,也是办公地点。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杜诗字君公,河内汲人也。少有才能,仕郡功曹,有公平称。更始时,辟大司马府。”

  • 司卫正卿

    官名。即卫尉卿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卫尉卿。

  • 上夫人

    妃嫔名号。十六国汉置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 “聪大怒,命斩之。上夫人王氏叩头乞哀,乃囚之诏狱。”

  • 保州都统军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统领保州路兵马。

  • 王府从事中郎

    官名。汉代大将军的属官有从事中郎,职参谋议。梁始于皇弟皇子府置从事中郎,陈沿置。北齐皇子王府亦置从事中郎。

  • 奉天司员外郎

    即“奉天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都护大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晋置。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,二品,位在镇军大将军上,禄与特进同。置长史、司马、主簿等僚属。如开府,则位从公,进为一品,俸禄及置僚属皆从诸公。武官名。晋代设置,为优礼大臣的虚号,开府者为位从公,见

  • 计臣

    谋臣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臣闻明主绝疑去谗,屏流言之迹,塞朋党之门,故尊主广地强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。”又如《孔丛子对魏王》:“子高谓魏王曰:臣入魏国,见君之二计臣焉,张叔谋有余,范威智不逮。”

  • 大行台尚书右丞

    官名。北魏、东魏、西魏置。多省称为大行台右丞。属大行台,职掌同尚书右丞。多由大行台郎中迁任。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一人,掌分司纠正省内,正四品下。高祖武德八年(625)罢。参见“大行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