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曹官”。任知府。参见“吏”。官类名。宋置,见“曹官”。
官名。晋设此官,驻广州,主护南越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。
官名。唐朝太常寺汾祠署次官,置一员,从八品上。
官名。三国吴置。统禁军绕帐兵,负责宿卫侍从,地位颇重要。孙邻以豫章太守,步阐以西陵督皆召入都为此。官名,三国吴置,掌领禁军绕帐兵宿卫侍从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邻传》:“在郡垂二十年,讨平叛贼,功绩修理。
吏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太常寺置,位在守阙赞者下。
见“通进银台司”。
参见“判录司”。
官名。唐德宗贞元十六年(800) 始置,掌安邑、解县两盐池事务,有推官一人、巡官六人、院官各一人及胥吏若干; 贞元二十一年废,宪宗元和三年(808) 复置。官名。唐置,见“榷盐使”。
魏晋南北朝诸曹尚书办公之署。以在宫禁中,故名。亦称“尚书下舍”。为当时处理日常政务的主要场所,故亦常令辅政大臣入直。《南齐书·王俭传》: “先是,诏 (尚书令) 俭三日一还朝,尚书令史出外咨事,上以往
即“陕西行省”。